《迷娘》教学设计2
- 资源简介:
约2810字。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迷娘(之一)》名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反复的诵读中理解诗歌,体会迷娘思乡和追求美好世界的感情。
2.赏析诗歌采用复沓叠唱结构技巧的妙处。
【教学重点】品读诗歌,领会诗歌的内涵,体会诗歌蕴涵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诗歌所表达思想感情的体会。
2.赏析诗歌采用复沓叠唱结构技巧的妙处。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他是继荷马、但丁之后欧洲最伟大的诗人,他是启蒙主义思想家,其创作把德国文学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一度的“狂飙运动”也让《少年维特之烦恼》名声大噪,成为世界文学的艺术瑰宝,他就是——歌德。他,只愿用自己的文字去记录现实的烦恼与幸福,他用一支笔写尽了那个时代的浪漫、激昂,抑或是无奈与绝望,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歌德,走进他的《迷娘》,一起感受他的文字魅力,一起体悟这首被贝多芬、舒伯特、舒曼、柴可夫斯基等世界著名的音乐家谱曲达百次以上的诗歌。
二、课堂探究
(一)初读诗歌,感知诗情1.自由朗读,整体感知
2.学生朗读,教师指导
3.学生范读,感悟思考(结合背景)《迷娘》(Mignon)创作于1783年11月以前,后收入歌德创作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威廉麦斯特》的第一部《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中,作为小说人物迷娘歌唱的插曲。《迷娘曲》是歌德迷娘歌曲中最脍炙人口的一首,贝多芬、舒伯特、舒曼、柴科夫斯基等世界著名作曲家为这首诗歌谱曲达百次以上。
迷娘是马戏团里一个走钢丝的演员,后来被主人公威廉麦斯特赎买,收留在身边,是小说中最动人的人物。她是一位性格内向、身体瘦弱的少女,却有着谜一样的性格魅力。她出生于意大利,是一个贵族与自己的妹妹私通生下的孩子。她很小的时候就被人诱拐到德国,过着饥寒交迫、颠沛流离的生活。她的父亲后来流落街头,以弹琴卖艺为生,后来也被威廉麦斯特收留。迷娘自从遇到麦斯特,便过上了最美好最幸福的日子,并且强烈地爱上了麦斯特。可是由于疾病,她不久就去世了。《迷娘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一首委婉优美的诗歌。
4.学生齐读,配乐朗读
(二)研读诗歌,探究诗情赏析第一小节
1.合作探究一:阅读《迷娘》第一节内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