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新余第一高中2021届高中毕业年级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5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0/12/26 20:20:1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7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9240字。

  新余第一高中2021届高中毕业年级第四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2020.12
  命题人:           审题人:    
  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在《邕州柳中丞作马逗山茅亭记》中说:“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矣。”美的东西不是因为自己而美,而是因为人的发现才得以彰显。也就是说,自然美的欣赏只有客体是不够的,必须有审美主体的存在才能构成审美关系。朱光潜先生更明确指出:“单靠自然不能产生美,要使自然产生美,人的意识一定要起作用。”就如兰亭这个地方,如果没有王羲之的到来,那么此处的翠竹清泉,只能在寂静的空山中自长自流,历经千载而不为人知。而他写了《兰亭集序》后,人们纵然不亲到兰事,也能感受到那里的清雅宜人。
  主体亲近自然,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才能成为审美主体,这是欣赏自然美的前提。在西文中,“自然”(nature)一词也有“本性”的意思。亲近自然容易使人进入本真的状态,优美幽深的自然山水能够荡涤我们胸中的尘滓。在大自然的熏陶下人可以变得清明平和,悦适宽快。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遭到谪迁的人在春和景明的日子登上岳阳楼,看到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会感到“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朱光潜先生把对自然美的欣赏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爱微风以其凉爽,爱花以其气香色美,爱鸟声泉水声以其对于听官愉快,爱青天碧水以其对于视官愉快”。二是“起于情趣的默契忻合”。三是“泛神主义,把大自然全体看作神灵的表现,在其中看出不可思议的妙谛”。对于中国文人来说,多数属于第二种层次。对于人和自然或者自然和人的契合,黑格尔作出过说明:首先,自然本身所显示出来的自由生命,这和同样具有生命的审美主体产生一种契合;其次,自然事物的某些特殊情境可以在人心中唤起一种情调,而这种情调和自然的情调是对应的。例如自然的温和爽朗,芬芳的寂静,明媚的春光,冬天的严寒,早晨的苏醒,夜晚的宁静之类,就契合人的某种心境。于是,人在自然里感到很亲切。陶渊明是中国最早的山水诗人,从他的山水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自然的由衷眷恋。陶渊明传诵最广的一首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巳忘言。”采菊见山,景与意会,人与自然相遇相待。与自然“欣然有会意”,然而不“欲辨”,只求与自然默契相安,与自然相亲相依。
  中国文人与自然山水“默契忻合”,他们在自然山水中“托身得所”。自然山水不仅是他们欣赏的对象,而且成为他们的慰藉和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世说新语》记载: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王子猷就是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他借住空宅,令人种竹,宗白华说这是“把玩‘现在’,在刹那的现量的生活里求极量的丰富和充实,不为着将来或过去而放弃现在的价值的体味和创造”。中国文人亲近自然的传统一脉相承。清代画家郑板桥对自已居室的设计是:“十笏茅斋,一方天井,修竹数竿,石笋数尺。”所取得的效果是:“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影,诗中酒中有情,闲中闷中有伴。”郑板桥把竹石当做他的生活伴侣,“非唯我爱竹石,即竹石亦爱我也”。他与竹石物我同一,达到心灵和自然景色融为一体的愉悦境界。
  (摘編自凌继尧《美学十五讲》第二讲《我见青山多妩媚》)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自然的审美价值源自审美主体的发掘,如王羲之在文中赋予兰亭清雅宜人的意境美。
  B.人们只有放下自我,宠辱偕忘,才能进入本真状态,亲近自然欣赏到真正的自然美。
  C.黑格尔认为:自然和审美主体相契合,可唤起人心中与自然情调相对应的某种情调。
  D.自然在审美主体眼中,既是欣赏的对象,也是他们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三段黑格尔的观点,可以作为论证朱光潜关于自然美欣赏层次的理论依据。
  B.文章引范仲淹、陶渊明等人的诗文,来论证中国文人与自然之间默契忻合的关系。
  C.文章后三段逐层展开论证,亲近自然是前提,默契忻合是表现,精神慰藉是归宿。
  D.末段用王子猷和郑板桥的轶事,论证中国文人亲近自然的传统一脉相承这一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项是(   )
  A.作者认为,自然美不是孤立存在的,具有客观性和主观性,后者是美的关键因素。
  B.“赤壁,断岸也,苏子再赋而秀发江山”,可以视为自然之景因人而彰的典型实例。
  C.“起于情趣的默契忻合”,不能把自然全体看作神灵的表现,不是欣赏美的高境界。
  D.如果自然和审美主体之间没有达到契合,就不会有陶渊明“欣然会意”的精神境界。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2019年可以说是网红经济的元年,这一年,很多网络红人创造出了各种“神话”,刷新了我们对“网红”的认知。
  李佳琦、李子柒等头部网红频频出圈,受到主流关注,网红的社会认同度也进一步提升,李佳琦卖货主播的身份得到广泛认可。
  大数据交易平台数据宝统计显示,号称2019年“带货一哥”李佳琦赚了将近2亿元,网红李子柒赚了1.6亿。如果以2018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