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任安书》《屈原列传》基础知识梳理
- 资源简介:
约2390字。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报任安书》《屈原列传》基础知识梳理
《报任安书》梳理案
重点实虚词
第一段: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磨灭】
不可胜【尽】记
唯倜傥【卓越不凡】非常【不同寻常】之人称【称道】焉
盖文王拘【拘禁】而演【推演】《周易》
仲尼厄【遭受困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被动】
厥【才】有《国语》
《兵法》修列【著述,编著】
大底【大都,“底”同“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有郁结之处】
不得通其道【实行其理想】
故述【追述】往事,思【使动,使......思】来者
退【退隐】而论书策【竹简】
以舒【抒发】其愤
思【期望】垂【流传】空文以自见【同“现”表现】
第二段:
仆窃【窃:私下里】不逊【逊:谦虚】
近自托于无能之辞【辞:文辞】
网罗天下放失【散失】旧闻
考【考:考订】之行事
稽【考察】其成败兴坏之理
下至于兹【此】
亦欲以究【探究】天人之际
通【通晓】古今之变
草创【草创:开始创办或创立,起草稿】未就【就:完成】
会【会:恰逢】遭此祸
是以就极刑而无愠【恼怒】色
仆诚【诚:如果】以著此书
则仆偿【偿还】前辱之责【同“债”】
虽【即使】万被【遭受,蒙受】戮【侮辱】
文化常识
1.“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信题多为“报……书”“答……书”“与……书”“上……书”“寄……书”等。例如《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
论:议论文。史论,传末作评,断人善恶;政论,议论人世。
铭: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
记:通过记人、记事、记物、记景,来抒发作者感情和主张。
序跋:序又称“叙、引”,多在文前;跋多在文后。说明著作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或者对作者作品进行评论。
章/奏/议/疏/表: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议以执议;疏以条陈;表以陈情。
说: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也
⒉剖符:书写誓词的竹制符契。剖为两块,功臣与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