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学案:文言文阅读——侧重文意梳理的传统文化阅读
- 资源简介:
约13190字。
专题一文言文阅读
——侧重文意梳理的传统文化阅读
核心价值•阐释
1.通过对文言断句知识的积累和把握,实现“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目标;通过正确断句,反复朗读,发现文言文的结构美、音韵美,实现“审美鉴赏与创造”的目标。
2.从具有文化内涵的实词中窥见古代社会的生活、风俗、文化等现象与特征,并打通古今,体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以及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文化视野。
3.通过对文言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获得逻辑思维的发展,以及灵活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概括和分析文言文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消除历史隔膜,学习文言文中人物的优秀品质,有助于考生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体现了对文化的传承与理解。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不仅考查了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还考查了修辞手法、文学常识等,同时它还着眼于“文中”,涉及对原文整段(篇)内容的了解和文脉的把握。该考点带有较强的综合性,是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合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能力要求。
必备知识•夯基
必备一 一词多义
古汉语中的一词多义是一个普遍现象,即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含义。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
1.本义
在多义词的诸多义项中,总有一个是最原始、最具体的意义,称为本义,如“向”的最初意义是“朝北的窗户”,“兵”的最初意义是“兵器”,“走”的最初意义是“跑”等。
2.引申义
引申义是指从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同基本意义有相类似、相对立或相关联的意义。词义的引申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1)连锁式:本义和引申义环环相扣,步步延伸开去,因此各引申义与本义之间的联系有密有疏。例如:
(2)辐射式:词义的引申环绕着一个中心向不同的方向展开,各引申义与本义之间的联系紧密度相同。例如:
3.比喻义
词的比喻义是由本义通过打比方产生的新义。因为它使用比喻的手法,使语言风格特殊,色彩鲜明,所以跟引申义并列,成为转义的一种。例如:
名师指引 两方法准确理解一词多义
1.属(10年11考)
(1)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赤壁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