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导学案1
- 资源简介:
约6020字。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优秀导学案(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
学习目标
1.梳理文章内容。
2.体会通俗、准确,包含感情的语言。
3.领悟“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表达的无比自豪、自信、自强的情感。
学习重点
梳理文章内容。
体会通俗、准确,包含感情的语言。
学习过程
一、知识概括:
导学:查资料
1作者介绍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介绍
背景
内容
意义
二、课前预习:
读文:提示:仔细阅读课文,边读边归纳出内容。
1、理解下列成语的含义
不可磨灭
不屈不挠
永垂不朽
2、通读全文,阅读讨论梳理作者讲了哪些内容?
提示:共6个内容。
1)
2)
3)
4)
5)
6)
3、重点:抓住文章关键性的词句,结合相关史实,理解“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含义。
明确:
三、课堂探究:
(一)品读语言
提示:本文语言通俗、准确,包含感情,是作者表达情感的主要途径,在字里行间里有着深刻的含义和丰富的情感,比如“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个“站起来”就是表明中国人民经历了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斗争获得了独立自主。请结合课文中的具体语句说明。
1、数百万人民解放军的野战军已经打到接近台湾,广东,广西,贵州,四川和新疆的地区去了,中国人民的大多数已经获得了解放。在3年多的时间内,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援助人民解放军,反对了自己的敌人,取得了基本的胜利。
明确:
2、那次会议的结果是被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破坏了,但是已在人民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明确:
3、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明确:
4、在全国平定以后,他们也还会以各种方式从事破坏和捣乱,他们将每日每时企图在中国复辟。这是必然的,毫无疑义的,我们务必不要松懈自己的警惕性。
明确:
5、让那些内外的反动派在我们面前发抖罢,让他们去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罢,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努力必将稳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明确:
6、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明确:
(二)、选点读析,理解课文
提示:根据课文所写的内容,归纳总结出以下问题。
问题1、会议是在什么背景下召开的?
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