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语文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3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0/12/1 14:13:5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5 总计:48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8740字。

  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考试
  语 文
  2020.11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日,在不少地方的倡议下,制止浪费成为商家和顾客的共识;宣扬大吃大喝、暴饮暴食的直摇不见了,推广绿色健康饮食理念的直播受到追捧;节约粮食和资源,杜绝任何形式的浪费,成为许多家庭家风家教的重要内容……连日来,中央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重要指示得到全社会热烈响应,凝聚起崇俭抑奢、反对浪费的强大正能量。
  风俗者,天下之大事也。从“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严厉要求,到“坚决杜绝食用野生动物的陋习”的令行禁止,再到“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的热情动员,国家高度重视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和饮食风尚不是小事,通过这个小切口,可以推动价值理念的大革新、经济活动的大升级,可以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向往。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引,以健康生活为目标,来一场饮食文化“绿色革命”,可谓正当其时。
  让饮食文化简朴俭约起来。《资治通鉴》里讲:“俭约,所以彰其美也。”苏轼感慨:“口腹之欲,何穷之有?每加节俭,亦是惜福廷寿之道。”穷奢极欲、暴殄天物素为中国人所反对,物尽其用、利用厚生素为中国文化所提倡。勤俭节约这个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传家宝”,无论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都不能丢。当下一些地方餐饮浪费现象仍然存在,“触目惊心、令人痛心!”只有驰而不息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不断扭转讲排场、比阔气的错误观念,清除未富先套、炫富竞奢的土壤,才能力成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
  让饮食文化绿色低碳起来。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深刻指出:“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坚持人与自然和诺共生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也应成为生活方式和饮食文化的重要指导原则。我们必须把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融入日常生活,提倡绿色、低碳、环保、可持续,戒除滥食野生动物等破坏生态平衡的饮食陋习。
  让饮食文化文明健康起来。“纵口欲而百病生”,饮食与健康关系密切。暴饮暴食、油大味重、荤素失衡,诸如此类问题直接或间接导致了各类病症的发生。不科学不健康饮食习惯还可能加剧医疗负担、引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影响不可小觑。健康中国,离不开健康饮食。如今生活条件改善了,忍饥挨饿、缺吃少穿、生活困顿一去不复返了,“吃得对、吃得好、吃得健康”理应是高品质生活关注的重点。生熟食分开存放和加工,添加公筷公勺、实行分餐制,合理膳食、荤素搭配、营养平衡,这些健康科学的生活理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家庭所接受。
  全面小康既是物质丰盛的小康,更是饮食健康、饮食环保的小康。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践行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涵养简约文明的饮食文化。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0年08月18日04版)
  材料二:
  今年突发的疫情对原本正常运转的国际经贸产生不小冲击,可以说是让粮食安全危机意识重回大众最直接的原因。3月下旬,越南率先宣布禁止该国大米出口,到4月中旬则有俄罗斯、埃及、印度、哈萨克斯坦、泰国、乌克兰等14个国家出台限制农产品和食品出口政策。中国因为人均耕地资源不足等问题,一直是粮食净进口国,虽然口粮方面进口占比较低,但如果国际贸易再受到不可预测事件的冲击,难保不影响国内粮食的供应。
  此外,诸如特大气象灾害等因素,也会影响粮食的供给。就今年来说,国外出现了“螳灾”,数千亿只煌虫自非洲飞越红海进入西亚和南亚的巴基斯坦和印度,过境处粮食大幅度减产,一度引发全球粮食安全担忧;国内则出现了长江流域特大洪水,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透露,今年洪灾使6000公顷的农田遭到破坏,其中11400公顷的土地没有收成,好在还不至于影响中国粮食安全。
  疫情发生之前的2019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指出中国“谷物供应基本上自给自足,口粮绝对安全”。疫情并没有影响国内粮食生产丰收,目前过度担忧粮食短缺大可不必。不过,接连出现的突发情况也提醒我们,近忧虽无,远虑不可不防,而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正是目前国人应对可能出现的粮食安全问题谋远虑的有效应对措施。
  (摘编自“第一财经网”社论《粮食安全无近忧但需谋远虑》)
  材料三:
  以服务宏观调控、调节稳定市场、应对突发事件和提升国家安全能力为目标,科学确定粮食储备功能和规模,改革完善粮食储备管理体制,健全粮食储备运行机制,强化内控管理和外部监督,加决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增强爱粮节粮意识,抑制不合理消费需求,减少“餐桌上的浪费”,形成科学消费、健康消费、文明消费的良好风尚。普及推广经济、适用、防虫、防霉储粮新装具、新技术,帮助农民减少产后损失。示范推广绿色、环保、智能粮食储藏设施设备,鼓励适度加工,提高物流效率,减少粮食流通环节的损失损耗。
  优化粮食应急供应、配送、加工同点的布局,建成一批规范化粮油配送中心、粮油应急加工企业和应急供应网点,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备、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粮食应急供应保障体系,强化应急处置功能,捉升应急供应保障水平。
  (摘编白《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推广绿色健康饮食理念的直播受到追捧,使价值理念产生大革新,促进了经济活动的大升级,满足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向往。
  B. 《资治通鉴》和《自然辩证法》都有对餐饮文化的论述,倡导人们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戎除滥食野生动物等破坏生态平衡的饮食陋习。
  C. 在今年国内、国际突发疫情和白然灾害的背景下,强谓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增强人们对粮食安全的危机意识,有若深远的现实意义。
  D. 《中国 粮食安全》白皮书认为,加快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以提开应急供应保障水平。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在很多地方的倡议下,制止浪费成为商家和顾客的共识;而节约粮食和资源,杜绝浪费,也成为许多家庭家风家教的重要内容。
  B. 健康中国,离不开健康饮食,不科学不健康的饮食习惯,能够导致各类病症的发生、加剧医疗负担、引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C.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人与自然和诺共生,成为生活方式和饮食文化的重要指导原则,这与中国文化物尽其用的理念一致。
  D. 一些国家出台限制农产品和食品出口政策,国际粮食贸易面临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的干扰,说明当今世界粮食安全形势严峻。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健康科学的饮食理念范畴的一项是 (   )
  A. 许多学校、酒店实行分怪制 B. 早饭吃好,午饭吃饱,晚饭吃少
  C. 生食、熟食分类存放在冰箱中 D. 饭店餐桌放置“光盘行动”标语牌
  4. 请结合材料内容,概括我国为确保粮食安全而采取的措施。
  5.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项,“推广绿色健康饮食理念的直播,使价值理念产生大革新”错误,“推广绿色健康饮食理念的直播”与“价值理念产生大革新”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B项,“都有对餐饮文化的论述”错误,《资治通鉴》有关论述体现了饮食文化的俭约;《自然辩证法》有关论述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D项,“以提开应急供应保障水平”中“以”表示的逻辑关系错误。“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与“提升应急供应保障水平”是并列关系,用“以”连接则成了目的关系。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天坛十三记(之九)
  肖复兴
  天坛里最多的树木,是柏树,有几万棵,树龄在几百年之上的就有五六千棵。在天坛,柏树的代际区别是极其明显的。内垣和外垣前的柏树林,种植的是年轻的新树,而散落在园内的很多柏树则是老树,甚至有明代六百年以上树龄的老柏树。在植物之中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