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省重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合考试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4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0/11/16 19:54:5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6430字。

  吉安市省重点中学2022届
  高二年级联考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分)
  阅读下而的文学,完成各题。
  勇德是人类的共同道德。早在西方古老的《荷马史诗》中,美德就开始与勇敢须臾不可分离;在拉丁文里,勇敢和美德是同一个词;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里,在“具体的德性”名下勇德排在第一位。
  论及人类勇德建设,中华民族的贡献尤值一提。中华民族不仅将勇德视为“三达德”之一,而且很早就开始了对其理论止的阐释。如孔子提出“见义不为,无勇也”的命题。该命题开始把勇与仁义、道义联系在一起。意味着勇正式跻入中国道德伦理的领域。盂子对勇的思考可视为孔子勇的思想的深化和继续,他在中国思想史上的一次认真讨论了勇的性质、勇的根本及勇的途径,而他的“浩然之气”。
  学说则为“勇气”概念奠定了坚实基础。如果说中国儒家更多是从“人道”方面为我们揭示了勇的性质,那么,中国道家则更多是从“天道”方面切入勇的应有之义。庄子“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的论述,可视为这种“天道论”之勇说的显例。宋以后,有王阳明对勇的力行力为的力倡,有戴震对勇的“道德执行力”的力肯。可以说,中华民族从未停下对勇德追求、探索的步履。
  对于中国古人來说,到底什么是真正的勇呢?国人论勇,多从心论。“古文勇从心”的“恿”字,
  就是其明证。尤要指出的是,这种与勇相连的心,是中国式心性论的从心从生之心。作为一种生命哲学的概念,它意味着心以其“生生不已”的潜在可能性为内涵。也正是基于心的这种可能性,才彰显了心不受制于现实规定性的“形上超越性”,才使心成为中国哲学“形上超越性”的真正体现。一旦我们肯定了心的“形上超越性”,我们实际上也就肯定了真正的勇。勇一如心,同样具有“形上超越性”。中国哲学的身心一体决定了勇并非是“心性之勇”的一意孤行,而是具身化为一种气力之勇。
  中国古人强调气与身体不可分的同时,亦使勇敢与身体化的“勇气”相提并论。故《说文》曰“勇,气也”,孟子认为勇能否成立取决于能否“善养吾浩然之气”,中国古代军事理论则提出“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 再而衰,三而竭”。如若我们肯定了勇之气,那么同时也意味着我们肯定了勇之力。这一点,不仅可见之于《说文》的“勇”字从“力”说,还可在中国拳经中的“气与力合”说中找到注解。“心性之勇”与“气力之勇”是统一的。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勇德也经历过沉浮,随着近现代“救亡图存”思潮的兴起,对勇德的崇尚再次被激发出来。梁启超有感于中华民族的悲惨命运,一头钻入中国早期历史中,为中华民族寻找其武勇的文化基因。一代国学大师章太炎则力倡古儒中固有的义薄云天的侠勇精神。在我们身处更为和平、更为文明的今天,这些勇德先觉者的努力也依然没有过时。今天的人们同样要而对诸如瘟疫、地震、洪水这样的自然灾难,面对诸如战争这样的社会灾难,面对艰难、挫折和人生困境。这意味着,无论何时,勇德依然是中国传统文化建设的必修之课。(摘编自张再林《勇德:中国传统文化建设的必修课》)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A. 勇德是人类共同的道德,中华民族对“勇”的阐释是人类勇德建设的重要部分。
  B. 中华民族对“勇”的探索持续不断呈现出不同时期维度与侧重点不同的特点。
  C. 儒道两家对“勇”包含的内容的看法存在相通之处,对“勇”的认识角度却不同。
  D. 身心一体决定了“勇”和“心”一样,具有不受制于现实规定性的“形上超越性”。
  2. 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A. 文章论述古代中西方关于“勇” 的 认识,主要是从认识的截然不同这一方面展开的。
  B. 文章在对“勇”的论述过程中多处引用经典著作、名人观点,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
  C. 文章纵向论述了古今对“勇”的认识,横向揭示中国古人对真正的“勇”的理解。
  D. 文章把主要的论述内容放在中国古代对“勇”的认识上,这是由文章写作目的决定的。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 一项是( )( 3分 )
  A. 中国儒家更多是从“人道”方面为我们揭示勇的性质,中国道家则更多是从“天道”方面切入勇的应有之义。
  B. 如果不能从心论认识“勇”,“勇”就成为“气力之勇”,心也会失去“生生不已”的潜在可能性。
  C.不把“心性”和“气力”两方面割裂开来,才能完整地认识把握“勇”的“形上超越性”的特点。
  D. .当今人们生活中要面对自然灾难、社会灾难和人生困境,因此在当代的传统文化建设中,勇德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分)
  材料一:
  黄河文化内涵丰富、历史深远。一方面,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另一方面,从中国文明诞生伊始到唐宋时期,黄河流域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思想、文化中心和重心。可以从文明的诞生、文化基因的养成、“自在”的中华民族的形成三个方面来看待黄河文化的丰富内涵及其历史意义。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界研究文明起源的一个主流范式是: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