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学案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4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0/11/11 21:18:3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4260字。

  8.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登高/杜甫
  琵琶行并序/白居易
  素养目标 备考指导
  1.把握《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意象,发挥想象力,仔细品味中国诗歌特有的意境美。
  2.学习《登高》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3.赏析《琵琶行》对比、衬托、比喻等手法的表达效果。 1.李白是高考诗歌鉴赏考查的热点诗人,体会李白浪漫主义风格的具体体现。[审美鉴赏与创造]
  2.杜甫的律诗成就最高,把握赏析律诗的方法。[审美鉴赏与创造]
  3.对比、衬托、比喻是诗歌鉴赏的常见表现手法,要把握分析某一表现手法的作用。[审美鉴赏与创造]
  情景导学  
  余光中在《寻李白》中这样说道:“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当年这位号称“谪仙人”的万丈光芒依然映射着诗国,达旷千古。李白向我们吟诵出: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歌咏出: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呐喊出: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中华民族钟灵毓秀、地大物博,中华大地多锦绣河山、名山大川。古人们常常登高望远,面对这美好的自然山水,思想境界都仿佛得到了净化升华一样,因而能感平日之不能感,悟往日之不能悟,遂文思泉涌,创作出了数量可观的登高作品。杜甫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两千多年前,一个文雅学士,一个山野樵夫,演绎了一曲音乐传奇;一千多年后,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用音乐演绎了一曲千古绝唱,“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在悠悠的浔阳江边,瑟瑟秋风中,一个美丽忧伤的故事便诞生了,一直流传在历史的长河中。
  预习•语言建构与运用
  课前预习  
  1.作者作品
  狂到世人皆欲杀——李白
  [简历]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生于中亚碎叶,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青莲乡。在二十五六岁时出蜀东游。十年内,漫游了长江、黄河中下游的许多地方,并与高宗时宰相许圉师的孙女结婚,后又徙家任城(今山东济宁)。开元十八年 (730)左右抵长安,争取政治出路,但失意而归。天宝元年(742),被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参加草拟文件等工作。李白秉性耿直,对黑暗势力不能阿谀奉承,因而遭受谗言诋毁,在长安前后不满两年,即被迫辞官离京。此后继续在黄河、长江的中下游地区漫游。天宝三载,李白在洛阳与杜甫相识,结成好友。安史之乱爆发,李白正在宣城、庐山一带隐居。第二年,李白因参与了永王与肃宗争夺帝位的斗争获罪,被流放夜郎。途中遇到大赦,得以东归,时已59岁。晚年流落在江南一带。61岁时,在讨伐安史叛军的路上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