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四校联考2019-2020学年(上)八年级四校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约8060字。
2019-2020学年(上)八年级四校期中联考
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八年级语文备课组)
注意事项:
1.全卷分三部分,共23题;
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能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19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相顾无相识, 。(王绩《野望》)
(2)山随平野尽, 。(李白《渡荆门送别》)
(3)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4)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5)最爱湖东行不足,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6) ,沉鳞竞跃。(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7)庭下如积水空明, ,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8) ,望峰息心。(吴均《与朱元思书》)
(9)《三峡》中通过渔民的歌谣进一步渲染三峡萧瑟凄凉的氛围的句子是 ,
。
2.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写作时恰当使用象征手法,可以让文章更值得咀嚼回味,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B.又是一个周末,贫病交加的王奶奶迎来了“春苗”社的义工们为王奶奶送来了温暖。
C.中国人现在的“朗读”方法,和数千年来流传到今天的读书方法是有区别的。
D.“优秀,源自一种习惯”,能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你才能真正优秀起来。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6分)
时间之河① chuān流不息,复兴路上风华正茂。如今,一代代革命先驱 甲 (A.孜孜以求 B.孜孜不倦)的强国梦、复兴梦,从未像今天这样距离我们如此之近。然而,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仍需要回答属于这个时代的命题, 乙 (A.面对 B.应对)属于这个时代的挑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 , ,
,;正是为了沉淀昨天的河床,展望明天的道路,让我②巍巍中华青春永驻。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写正确的读音。(2分)
①chuān( )流不息 ②巍巍( )中华
(2)从文中【甲】【乙】两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2分)
【甲】 【乙】
(3)在文段划线处填入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与五四对话 ②正是为了深化我们的思考
③与五四以来的历史对话 ④坚定我们的脚步
A.③①②④ B.①②④③ C.②④①③ D.①③②④
二、阅读(71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4—5题。(6分)
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4.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开头两句写在春天的庭院里,有一株嘉美的树,在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出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气勃勃,这是环境描写,写出了春意盎然的景象。
B.三、四句是说女主人公面对这繁花似锦的景象,忍不住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束花,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以花寄情。
C.五、六句是写“奇树”的花朵是那样的美丽,那样的芬芳,无奈相隔的路途太遥远,根本不可能送到丈夫的手里。折花寄相思的愿望不能实现,着实令人惋惜。
D.七、八句转入了对失望心态的描写,“此物何足贵”一语中已流露出了对所思念的人离家太久的些许责备。
5.这首诗歌表达了女主人公怎样的情感?(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1)略无阙处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任意东西
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①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青萝为墙援②,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大抵若是,不能殚记。每一独往,动弥旬日③。平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