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学案2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17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0/11/2 21:22:5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0100字。

  第10课 游褒禅山记
  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它或喷涌而为泉,或积聚而为潭,或飞流直下而为瀑,或汇纳百川而为海。同是一棵树,或叶绿而吐雾,或根劲而裂石。同是一座山,或拔地而独秀,或逶迤而苍茫……
  在诗人眼中,风雪雨露皆含情,一草一木可为诗;在哲人眼中,阴晴圆缺皆有道,一山一石可言理。王安石就是这样的诗人和哲人。他从一次未尽兴的游览中悟出了成就一番事业所必需的“志”“力”“物”三要素,他能在歪倒的石碑的模糊碑文中感悟“深思慎取”的治学道理。
  1.走近作者
  生平
  经历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伟大革命导师列宁称誉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他“少好读书”,21岁登进士第。1058年提出变法主张,1070年任宰相,推行新法,后因遭到保守派的猛烈抨击,辞去相位,退居江宁,潜心学术研究和诗文创作。
  作品 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词有名作《桂枝香》等,诗歌名句有“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等。
  2.背景解读
  宋仁宗(赵祯)至和元年(1054)四月,王安石从舒州(今安徽潜山)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探亲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同年七月以追记的形式写下此文。作者叙述游山经历,并以此为喻,说明要实现伟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更需要有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王安石是北宋改革派的代表,青年时他就有志于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但他也认识到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必将遇到重重阻碍,要成功,“志、力、物”缺一不可,但“物”与“力”不可强求,一个人要想为社会作贡献,必须“尽吾志”。“尽吾志”思想正是王安石后来百折不挠实行变法的思想基础,也是他“有补于世”思想的具体体现。
  3.相关知识
  记和游记
  记 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记人、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