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任务群:古代诗歌鉴赏ppt(课件+学案,6份打包)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课件 / 高考复习课件
  • 文件类型: doc, ppt
  • 资源大小: 15.4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0/10/29 21:55:0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06
  • 下载点数: 4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2021届统考版语文二轮课件+学案(6份打包):复习任务群六 古代诗歌鉴赏
2021 复习任务群6 任务1 “三管齐下”,读懂诗歌.doc
2021 复习任务群6 任务1 “三管齐下”,读懂诗歌.ppt
2021 复习任务群6 任务2 理解分析类题目——针对“4点”补短板.doc
2021 复习任务群6 任务2 理解分析类题目——针对“4点”补短板.ppt
2021 复习任务群6 任务3 鉴赏评价类题目——“4处提醒”来纠偏.doc
2021 复习任务群6 任务3 鉴赏评价类题目——“4处提醒”来纠偏.ppt

  一、最快捷的路径——利用选项信息
  选项3对1错,错的一项也仅在细节处设误,故善于利用选项信息,对于快速通晓诗意有很大帮助。
  (2020•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①
  陆龟蒙
  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②。
  因吟郢岸百亩蕙③,欲采商崖三秀芝④。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⑤,不怕江花不满枝。
  【注】 ①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②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裁诗:作诗。③《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比喻培养人才。④商崖:这里泛指山崖。⑤沈约,南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休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
  [提示信息] A项是对诗歌题目的理解,有利于我们把握诗歌内容。
  B.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作者游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
  [提示信息] B项是对诗歌第一、二句的诗意概括,有利于我们把握作者和友人愿望未能达成的遗憾之情。
  C.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盼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
  [提示信息] C项是对诗歌第三、四句的分析,有利于我们把握作者到山间去领略美好的春色的渴望。
  D.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
  [提示信息] D项是对诗歌第七、八句的分析,有利于我们了解皮日休的疾病。
  [答案] A
  二、最直接的路径——看标题,看注释
  1.看标题
  古代诗歌,除一部分词、曲只有词牌、曲牌外,多数是有标题的。唐人作诗,最重标题。它们或标明写作对象、重点,或表现感情基调。此外
  ……
  易错易误 精准指导
  主观臆断,语句理解错误 抓关键词,兼顾诗歌整体意思。
  梳理不全,形象概括不准确 人、事、景、物、理五个方面,特征、情感两个角度,全面准确把握形象。
  分析片面,情感把握不准 切分层次,多方联系,注意双向,全面概括情感。
  思维定式,情感理解牵强 立足整体考虑,打破思维定式,抓住情语情由,准判情感。
  近几年,理解语句含意是诗歌考查的重点。此考点不仅在客观题上考查,而且也可以在主观题上涉及。2019年全国卷就在主观题上考查了此考点。
  考生对语句理解很容易出现偏差,具体的表现有两种:①句意理解偏差,即对语句意思的理解出现错误;②延伸理解偏差,即对语句体现的情感、使用的手法等理解错误。
  [满分对策]
  解答句意理解题“2防止2注重”
  1.防止句意理解偏差,注重对关键词的理解
  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要把握诗歌中关键词的意思,然后通过显性词语(直接表明情感或暗示情感)、隐性词语(景物语、表情感或语气的虚词)的意思来整体理解诗歌的意思。理解句意,不能主观臆断,要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分析、理解。
  2.防止延伸意理解偏差,注重对诗歌的整体理解
  把握语句表层意延伸出的内容,比如语句体现的人物形象特点以及表达的思想感情等,都要注重从诗歌整体的意思进行分析。要注意诗歌本身是鲜活的,不能受固化思维的影响,看到“竹子”“梅花”就想到“气节”“高洁”,还要看这些描写对象在整首诗歌中要表达的情感等。
  [典例剖析]
  (2019•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题许道宁画[注]
  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
  易错易误 精准指导
  乱贴标签,表达技巧分析片面 认真审题明方向,层层剖析定技巧,立足诗歌析效果。
  分析粗疏,语言风格胡乱拼凑 从特殊字词、表达技巧、典型意象入手,多角度分析。
  望文生义,炼字角度单一 关注特殊用法、景物特征、表现手法、作者情怀和意境。
  以译代析,炼句架空分析 理解句子内容大意,全面把握句子手法,准确判定情感,结合词句具体分析。
  高考试题的“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是指准确判断诗歌所运用的手法技巧,并赏析其表达效果。表达技巧的准确判断固然重要,但对所用技巧所产生的作用、效果的分析,才是这类题目得分的关键,而考生对表达效果的分析肤浅空泛,或不分析或三言两语“贴标签”,或不结合具体诗句分析等。
  [满分对策]
  精准分析表达技巧“3步骤”
  第一步:认真审题明方向
  题干不明确哪种手法的,要学会把握题干中的三类关键词。
  (1)范围词:如这一句、这一联(阕)、这一篇。语言层级单位不同,判断技巧便不同。如是词、句,优先从修辞手法考虑;如是阕(几联)、篇,则优先从表现手法考虑;若是两句(一联),判断不可只看一句,而要两句合成一个整体看。
  (2)位置词:就是从所给语言材料在篇中的位置上判断技巧。且这一技巧多为结构技巧,如放在开头,技巧多为铺垫,中间则多为过渡、照应,结尾多为直抒胸臆或以景结情。
  (3)标志词:题干中那些提示思考大方向的词。如题干“本诗描写十分精妙……”,“描写”即是关键词,它提示我们从描写手法角度去思考分析。
  第二步:层层剖析定技巧
  准确判断所用的表达技巧,要避免“只见树木,不见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