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写作指导:给善举发“红包”,给爱一份奖励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中学作文 / 各类作文指导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2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0/10/29 7:46:2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240字。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给善举发“红包”,给爱一份奖励(附:文体详解及范文点评)
  原题再现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鲁人必多拯溺水者。
  材料二“大眼睛”姑娘苏明娟是希望工程的形象代言人,在求学、成长的过程中,曾得到好多好心人的帮助;长大后,她将爱心传递。2005年参加工作后,她将人生第一笔工资捐给了希望工程,之后每年定期捐款,从未间断。
  材料三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爆发后,世界上多个国家向中国伸出援手;疫情爆发成为全球态势后,中国用时向多国提供援助。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除诗歌外),文体特征鲜明;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要得作。
  写作指导
  审题立意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本题是由多则材料组合而成的,在审题立意时,要找出这六则材料的契合点。多则材料作文在提炼观点时,必须对所提供的各则材料,先逐则分析,再比较分析,最后综合分析,归纳提炼出恰当的观点。多则材料作文的难点在于,如何找准各个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作全面、准确、周密的分析。
  【审题】
  该作文的原材料由三则材料组成。
  材料一是个文言小片段,在材料作文中加入文言文,2019年江苏卷出现过,显得厚重有底蕴。这则名为“子路拯溺”的小故事,出自《吕氏春秋•察微》。意在鼓励乐于助人的人。此处意在倡导善有善报,付出就应该得到回报。第一则:善行需要激励,行善者当有善报。
  材料二的主人公苏明娟是中国希望工程标志性人物,她是“希望工程”的受益者,当年无数人为她献爱心,成就了她如今的锦鲤人生,她心怀感恩,并力尽所能将爱心传递下去。第二则:善行需要传递,受善者理应扬善。
  材料三和2020年最大事件“抗疫”有关,“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中国疫情爆发,世界援助中国。中国的上半场,世界的下半场。随着国内疫情逐渐稳定,中国心怀感恩开始海外支援,用"中国温度"温暖世界。第三则:善行不分民族国界,世界需要爱与感谢
  三则材料综合来看,无论古代、现代,不管国内国外,从个人到集体都推崇善行,践行善举。正所谓,岁月不居,善道永存;灾难不止,爱心不灭;善是古今社会最温暖的砝码,爱是人类世界都通用的语言……
  作文的情境限制和驱动是“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并未要求综合立意,可以从一则材料立意也可以综合考量,自由空间比较大。优秀标题举例《爱出者爱返》《拥抱爱勇敢爱》《善行需要激励》《受善者理应扬善》《世界需要爱与感谢》《岁月不居善道永存》《人类不歇爱心不灭》《善是社会最暖的砝码》《爱是世界通用的语言》。
  参考立意: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