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二篇》随堂训练
- 资源简介:
约8080字。
《短文二篇》随堂训练
【基础考查】
1 .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怀民亦未 寝 ( qǐng ) 夕日欲 颓 ( tuí )
B . 遂 至承天寺( suí ) 沉 鳞 竞跃( lín )
C . 藻, 荇 交横( xìng ) 能 与 其奇者( yù )
D . 盖竹 柏 影也( bái ) 相 与 步于中庭( yǔ )
2 .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欣 然 起 行 康 肃 忿 然
B . 遂 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遂 反溯流逆上矣
C . 但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 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D . 夕日 欲 颓 实是 欲 界之仙都
3 .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 游记,状写名山大川,惊湍飞瀑,晴湖雪巘,乃至亭台池榭,美不胜收。
② 因此,游记小品,是最具个人风采的美文。
③ 游记小品,堪称文苑奇葩。
④ 陶弘景在南朝游记小品名作《答谢中书书》中云: “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
⑤ 小品,独抒性灵,信笔挥洒,自由书写,文极简洁而意味隽永,情思摇曳,韵趣天然。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③④①⑤② C . ⑤③④①② D . ⑤①③④②
4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 月色入户 ” 把月光拟人化,写得自然而生动。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寂寞无聊,主动地与他做伴,有意慰藉我们这位失意的诗人。
B . “ 念无与为乐者 ” 写出作者被贬期间难寻知己,迫不得已才去找正好也睡不着的叫张怀民的人。
C . “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 短短三句话,没有写一个月字,却无处不是皎洁的月光。作者采用的是动静结合以及正面形容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
D . “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寥寥数语,感慨深长。它包含着作者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哲理以及在痛苦中又得到某种慰藉的心情。
5 . 根据要求填空。
( 1 )《答谢中书书》一文意境优美,作者以自己独特的艺术感受和饱含感情的语言再现了自然景物的美 丽,文中表现晨昏变化之美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 2 )《答谢中书书》一文中,作者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 3 )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处处扣住 “ 月 ” 字来写,其中侧面写月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 4 )《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表现作者惆怅悲凉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 。
【综合运用】
6 . 你们班学了《记承天寺夜游》后,决定开展一次 “‘ 踩 ’ 访苏轼的足迹 ” 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 1 )(连线苏轼)下面列举了我国的一些重点风景名胜区,都与苏轼有关系。请仿照示例,选择你最熟悉的两个景点,写出与之有关的诗文、传说或故事名称。
① 赤壁 ② 永州 ③ 承天寺
④ 黄楼 ⑤ 杭州西湖
示例:承天寺 —— 苏轼: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2 )(拟写广告)承天寺入围 “ 文化名人苏轼十大旅游名片 ” 的候选名单,请你根据课文中的描写,拟一条广告语以吸引游客。
( 3 )(巧联妙对)有人根据本文意蕴,拟写了一副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