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教学设计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择性必修上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0/10/22 21:40:2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860字。

  《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特级教师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学习概念的有关知识,运用逻辑规律,辨别日常语言表述中的逻辑错误。
  思维发展与提升在分析例子的基础上探究感悟,借助逻辑知识促进语文学习。
  审美鉴赏与创造体会逻辑无处不在的魅力,自觉遵守逻辑规律。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引导学生清晰准确地进行语言表达,避免逻辑谬误。
  教学重点运用逻辑规律,辨别日常语言表述中的逻辑错误。
  教学难点借助逻辑知识促进语文学习,引导学生清晰准确地进行语言表达。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冰山一角初相识
  柏拉图曾给人下过一个定义:“人是没有羽毛的两足直立的动物。”结果他的一个学生给他找来了一只拔光羽毛的鸡,拿到柏拉图面前嘲讽他说:“这就是老师您说的‘人’呀。”
  柏拉图的定义之所以显得可笑,同学们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没有羽毛的两足直立的动物”不是人的根本属性,虽然人也具有这样的特点,但柏拉图把“人”的外延扩大了,一些不属于人的事物都能归入其中,这才让学生抓住了把柄。可见每一个概念都有自己的“内涵”和“外延”:内涵是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根本属性,外延则指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具体范围,建立一个概念必须要考虑到这两个方面。
  逻辑通过概念、判断来进行推理、论证,所以要学习逻辑,我们首先要了解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
  二、逐本溯源探真相
  1.概念
  我们正在使用的这本书,叫“课本”,不叫“杂志”,不叫“小说”;这本书用的文字是“汉字”,而不是“英文”,也不是“日文”。这些“课本”“杂志”“小说”“汉字”“英文”“日文”等,从语言的角度来说,叫“词语”,而从逻辑角度看,它们就又都是一些“概念”。
  每一个概念,揭示的是某一种事物或现象的本质属性,我们借此就可以准确地把一种事物或现象跟其他事物或现象区别开来。
  2.概念之间的关系
  根据概念的外延重合的情况,我们可以将概念分为以下五种关系:“全同关系”“包含关系”“交叉关系”“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前三种关系又叫“相容关系”,后三种关系又叫“不相容关系”。
  “全同关系”就是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请学生举例,如“中国首都”与“北京”。
  “包含关系”中一个概念是另一个概念的一部分。请学生举例,如“中学”与“学校”。
  “交叉关系”就是两个概念的外延有相同的部分,也有不同的部分。请学生举例,如“青年”与“学生”。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