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教学设计47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1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0/10/22 16:05:2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3 总计:59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0580个字。

  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的课文包括三篇现当代散文和四首古诗词。三篇散文,都是写景抒情的名家名篇。朱自清的《春》,以生动形象的笔法,多层次、多角度地描写一个特定时令的景象;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描写和赞美了一个地方在一个季节里的风貌;刘湛秋的《雨的四季》,则不限于一时一地,而是描写大自然四季里多姿多彩的雨的形象。四首古代诗词,或观沧海,或慰友人,或泛江河,或诉秋思,所描写的景色和所抒发的情感各异,但都很精彩。这些古今名篇描绘了优美的四时之景,抒发了真挚热烈的情感,营造了美好而深远的意境,构思精巧,语言精致,值得好好欣赏体会。
  学习这些优美诗文,可以培养学生联想、想象的能力,激发审美情感、提升精神品格。同时,学习这些经典诗文,有助于学生增加语言积累,培养良好的语感和学习习惯。
  学习本单元,要通过朗读课文,掌握朗读的要领,重点学习重音和停连,还要通过朗读,深入体会诗文的感情,品味语言,提高鉴赏能力,初步体会文章的表现手法,感知课文的美情美景。学会运用课文中对比、比喻、拟人等手法进行写作,掌握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本单元的写作“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旨在帮助学生理顺生活与写作的关系,引导学生留心生活,观察生活,悉心体会,力求在写作中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分类 内容 课时 教学要点
  阅读 1.春 2 1.积累生字词,背诵名句、名段、名篇,并尝试在写作时自然而然地引用。
  2.深入学习比喻的修辞手法。懂得欣赏比喻给文章带来的美感,引导学生借鉴模仿,吸收化用于自己的写作中;掌握比拟这一修辞手法的要领。
  3.掌握朗读要领,把握好重音和停连的朗读技巧,知道哪些字词句要重读,哪些可以轻读,知道哪些词语、句子之间要停或要连。引导学生将朗读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体会文辞的优美和情味。
  4.感受课文中丰富多彩的景物之美,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提高对语言文字的鉴赏能力。要让学生充分感受课文的景物描写,进而理解景物描写背后的深意。
  5.明确写作与生活的关系,增强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信心。
  2.济南的冬天 2
  3.雨的四季 1
  4.古代诗歌四首 2
  写作 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2
  1 春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重音和停连的朗读技巧。
  2.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点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景物的方法,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3.感知课文内容,激发联想和想象,体会课文优美的情境。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与朱自清有关的文学常识,积累生字词。
  2.朗读课文,把握重音和连读的技巧,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屏幕上显示的是一个篆体字,有谁认识?
  课件出示:
  篆体字“”
  预设这个字是“春”,其字形由三部分构成:上面的“艸”是绿草丛生;中间的“屯”像一颗种子,上部冒芽,下部生根;下面的“日”是暖阳。三部分合起来,它表示经过了万物凋零的冬季,阳光回归,大地升温,地里的种子苏醒破壳,扎根生长,广阔林野,遍布新绿。
  课件出示:
  艸屯日
  师:理解了篆体“春”字的构成,再提到这个字你会有什么感受?
  预设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等。
  师:是的,饱受严冬寒冷的人们最渴望春回大地,因为春天让大自然生机勃发,给人温暖,给人希望,给人力量。每到春回大地时,人们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诗作赋。唐代诗人杜甫写下了《春夜喜雨》,韩愈写下了《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杜牧写下了《江南春》,宋代诗人朱熹写下了《春日》,清代高鼎写下了《村居》……这些诗句都是古人对春的描写和赞美。今天,我们来共同欣赏一篇今人赞春的散文。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