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忘却的记念》导学案1
- 资源简介:
约5640字。
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6课《鲁迅散文两篇:为了忘却的记念》优秀导学案
【学习目标】
审美鉴赏与创造:阅读两篇文章,列表比较两篇文章的异同,并学习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手法。
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爱国青年渴求真理、勇于斗争、对祖国和人民有高度责任感的精神,感知鲁迅先生刚直不阿的品格。
【课前预习】
1.知人论世:
殷夫(1910年6月11日-1931年2月7日),男,原名徐白,谱名孝杰,小名徐柏庭,学名徐祖华,又名白莽,浙江象山人。读书时先后用过徐白、徐文雄(字之白)等学名,笔名有徐殷夫、白莽、文雄白、任夫、殷孚、沙洛、洛夫、Lven等,中国共产党员,中国无产阶级的优秀诗人,左联五烈士之一。殷夫主要作品有《孩儿塔》《殷夫选集》《殷夫集》《别了,哥哥》《血字》《伏尔加的黑浪》《一百零七个》,同时,他还在《列宁青年》杂志上发表了许多政论性文章。
柔石(1902年9月28日-1931年2月7日),男,本名赵平复,民国时期著名作家、翻译家、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员,左联五烈士之一。柔石先生一生积极从事新文化运动,唤醒民众忧国忧民的革命意识,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集《疯人》《希望》《为奴隶的母亲》,中篇小说《二月》《三姊妹》等。主办《朝花》《语丝》等进步期刊杂志。民国廿十年(1931年)因叛徒出卖,遭国民党军警逮捕后与殷夫、欧阳立安等二十三位同志被秘密杀害。
2.写作背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配合军事“围剿”,疯狂地进行文化“围剿”。他们一方面利用其御用文人对抗革命文艺运动,一方面大肆逮捕、拘禁、秘密杀害革命作家。1931年1月17日,柔石、白莽等“左联”的五位青年作家被捕;同年2月7日,被秘密枪杀于上海龙华的特务机关松沪警备司令部。大批“左联”作家被通缉,鲁迅先生也时刻面临被捕的危险境地。
鲁迅先生没有畏惧反动派的屠刀和淫威,在闻知柔石、白莽等“左联”的五位青年遇难的消息后,发表《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