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宣言》教学设计1
- 资源简介:
约4650字。
创造宣言
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具体事例及理论论据批驳错误观点的方法。
2.理解并学会运用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3.品味文章语言的精妙。
4.领会自信心与创造力的因果关系及自信心对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1.学会运用具体事例及理论论据批驳错误观点的方法。
2.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了解文中排比句的运用及其作用。
难点:引导学生了解运用典型事例驳斥错误观点的方法。
教法与学法:
教法:归纳要点和梳理线索法:这篇议论文较长,但是作者的论述比较紧凑。教师应引导学生先理顺本文的思路,然后借助概括每一部分要点的方法理清本文的议论思路,把握作者每一部分的观点。
学法:对比感悟法:为引导学生充分建立自信意识,课前可让学生搜集关于创造的实例和历史典故,然后经过课上教师引导,加上对文本本身的对比阅读,以感悟创造的力量,建立创造的自信。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含有预习检测、作者简介、问题引领、板书设计、课堂检测等内容的课件。
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搜集关于创造的历史典故;解决“读读写写”中的生字读音和生词意思。
课时安排:
1课时
探究新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策略 设计意图 教师随笔
一、导入课文,激趣引思。(约3分钟) 导入法一:(激情导入)
从现实生活中可以发现,有的同学对自己缺乏自信,而许多人在遭遇到人生挫折或陷入事业、人生的低谷时,也难免会丧失自信心。因此,如何重树自信,创造或重新开创自己灿烂的人生, 是许多人所关注的问题。而陶行知先生的这篇《创造宣言》,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解答。
导入法二:(简介导入)
“宣言”是一种演讲词,它一定具备演讲稿的特点——文词优美,感情充沛,说理生动,鼓动性强。作者为什么要选取这样一种文体,他演讲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宣言是一种很正式的文体,是国家、政党、团体或领导人对重大问题公开表态以进行宣传号召的文告。在教育家中,用宣言的形式表明自己的教育主张,无论在国内或是国外都并不多见。陶行知作为平民教育家,他用宣言的形式写创造,他在文中究竟写了什么,让我们接下来就在文中寻找答案吧! 由青少年普遍缺乏创造力谈起,引出课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这样学生能尽快集中精力进入学习。
由介绍“宣言”开篇,有助于让学生明了这篇文章对于“教育”和“创造”的分量,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