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的雨》同步测试
- 资源简介:
约4550字。
昆明的雨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C )
A.辟邪(xié) 饱涨(zhàng) 牛肝菌(jùn)
B.鲜腴(yú) 炽(zhì)红 黄焖(mèn)鸡
C.绿釉(yòu) 吆(yāo)喝 密匝(zā)匝
D.篱(lí)笆 缅(miàn)桂 花骨(gū)朵
【解析】 A项“饱涨”中的“涨”读作zhǎng;B项“炽红”中的“炽”读作chì;D项“缅桂”中的“缅”读作miǎn。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C )
A.这个聪明可爱的小女孩说起演戏真是滔滔不绝,直叫主持人张目结舌。
B.初春,云南昆明的杜鹃正值盛开之际,密集的杜鹃花灌木丛形成了连绵不断的花海。
C.这片昆明的花海呀,美得让人故步自封。
D.读书,仿佛与许多境界高、情味深的人交友,从他们的文字里,我们能获得许多人生经验。
【解析】 C项中“故步自封”比喻安于现状,不求进步。用在句中形容人们看到春天花海的感觉不恰当,可改为“叹为观止”。
3.下列句子中对标点符号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雨季”,是到昆明以后才有了具体感受的。(引号表强调)
B.有些人家在菜园的周围种了一圈仙人掌以代替篱笆。——种了仙人掌,猪羊便不敢进园吃菜了。(破折号表解释说明)
C.卖杨梅的……不时吆喝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破折号表声音的延长)
D.缅桂花即白兰花,北京叫作“把儿兰”(这个名字真不好听)。(引号表讽刺和否定)
【解析】 D项中引号表特定称谓。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
A.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是一个令人想念的地方。
B.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C.通过阅读《昆明的雨》,使我对春城昆明有了初步了解。
D.我确实亲眼看见过还能开花倒挂着的仙人掌。
【解析】 A项中“雨季”与“地方”搭配不当;C项缺少主语,删去“通过”或“使”;D项语序不当,正确语序为“我确实亲眼看见过倒挂着还能开花的仙人掌”。
5.“雨”一直是文人笔下的最爱,如李商隐的“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再如苏轼的“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请你结合自己的积累,举出两句含有“雨”的诗词名句,并标明作者及出处。
【答案】示例一:李清照的《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示例二: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解析】结合自己的积累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内容作答即可,注意句中要出现“雨”字。
“课内外勾连”小贴士
同一作者,同一写作风格——拾取生活中的琐细事物,娓娓道来,如话家常,平淡自然,却饶有趣味。
翠湖心影
汪曾祺
①昆明和翠湖分不开。很多城市都有湖。杭州西湖、济南大明湖、扬州瘦西湖。然而这些湖和城的关系都还不是那样密切。似乎把这些湖挪开,城市也还是城市。翠湖可不能挪开。没有翠湖,昆明就不成其为昆明了。翠湖在城里,而且几乎就挨着市中心。城中有湖,这在中国,在世界上,都是不多的。说某某湖是某某城的眼睛,这是一个俗得不能再俗的比喻了。然而说到翠湖,这个比喻还是躲不开。只能说:翠湖是昆明的眼睛。有什么办法呢,因为它非常贴切。
②翠湖是一片湖,同时也是一条路。城中有湖,并不妨碍交通。湖之中,有一条很整齐的贯通南北的大路。昆明人特意来游翠湖的也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