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13670字。
贵溪实验中学高中部202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命题人: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防治新冠肺炎见证中医实力
探索防控传染病的现代化之路,中医药不仅要作出应有贡献,而且应该以此为重要契机推动传承创新发展。
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传统医学,让中华文明瑰宝惠及世界,就能为人类健康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医建取新功,成为我们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利器”。
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成为中国经验的一大亮点。在日前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仝小林介绍,武汉市武昌区在社区率先发放中药,探索形成以“中药通治方+社区+互联网”为重点的防疫方法,筑起阻断疫情蔓延的防线。探索防控传染病的现代化之路,中医药不仅要作出应有贡献,而且应该以此为重要契机推动传承创新发展。
疫病动态演变因素复杂,中医治疗新发传染病绝非易事。面对新发突发传染病,如何准确抓住病机,对中医人是一次大考。如果病机抓不准,病因就看不清,方药自然难见效。新冠肺炎患者确诊病例中,超九成的患者使用了中医药。临床疗效观察,中医药总有效率90%以上。可以说,中医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医药的运用还体现出两个新特点。一个新特点是进入社区,助力守护社区防控阵地、加固群防群控防线;另一个新特点则是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更好发挥中医作用。救疫如救火,关键是控制源头、切断传播。在新冠肺炎疫情救治中,发挥好中医药在治病救人中的作用,使疫情防治关口前移,病人得到及时救治,从而降低转重率、病亡率。加强社区医疗力量,不只是疫情防控的需要,也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需要,这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促进优质中医药资源下沉,让老百姓在家门口看上中医。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也要注重运用最新科技为其服务。面对如此复杂的疫情,在社区、在隔离点大范围发放中药,医生迫切需要患者服药反馈,患者亟待中医师用药指导。借助大数据,服药的人扫描中药袋上的二维码,生成病例日志,成为中医药获得的第一手数据,从而提供更精确的治疗支撑,使中医药疗效得到客观真实评价。无形助有形,前后方结合,通过大数据、互联网让中医药服务变成数字化医学,通过人工智能、数据挖掘让中医药诊疗规律得到总结、优化。古老的中医药历久而弥新,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将焕发出更大生机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传统医学,让中华文明瑰宝惠及世界,携手应对全球公共卫生挑战,就能为人类健康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人民日报 》( 2020年04月30日 05 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要想在这次疫情中为人类健康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就要认真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传统医学,因为中医治疗新发传染病比西医要容易,临床疗效观察,中医药总有效率90%以上。
B.中药方医有没有效果,要看能不能抓准病机,而能不能抓准病机,又取决于能不能看清病因。
C.中医药的运用体现出两个新特点,加强社区医疗力量,不只是疫情防控的需要,也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需要,可见,第一个特点更重要。
D.最新科技有助于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如二维码技术的应用,借助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数据挖掘,可让古老的中医药焕发出更大生机活力。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属总分总结构,先总说以此为重要契机推动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然后再详细介绍中医药运用的效果及特点,最后再总结。
B.文章运用了例证法、引证法,强调了探索防控传染病的现代化之路,中医药不仅要以此为重要契机推动传承创新发展,而且更应该作出应有贡献,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重要作用。
C.作者论述此次抗疫过程中,中医药运用出现的新特点时,先是概括各自特点,然后再分别阐述,体现了中医药治病救人过程中的及时性、精确性。
D.文章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强调内容,更突显了继承、发展、利用好传统医学的重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医药在应对全球公共卫生挑战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也是我们能为人类健康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的信心所在。
B.清肺排毒汤在山西、河北等地进行了临床紧急观察,发现有效率超过90%。2月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通知,在全国推广使用清肺排毒汤救治新冠肺炎患者。这个例子可以证明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成为中国经验的一大亮点。
C.降低转重率、病亡率的一个好方法就是使疫情防治力量关口前移,病人得到及时救治.这就需要在新冠肺炎疫情救治中,发挥好中医药在治病救人中的作用.
D.通过大数据、互联网,可以提供更精确的治疗支撑,使中医药疗效得到客观真实评价。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鄱阳春不老
张琴
没去鄱阳之前,“春不老”于我,只是一个好听的咸菜名儿。我对它的全部印象定格在《咸菜和文化》的描述里:“各地的咸菜各有特点,互不雷同。北京的水疙瘩、天津的津冬菜、保定的春不老。”北方春不老不就是南方雪里蕻嘛,也没啥可稀奇的。
到了鄱阳才知道,此春不老和彼春不老不一样,它稀奇得很。《广群芳谱》有说到这种蔬菜,“菜有锐锯齿及缺刻,类芥菜,菜稍纤,花黄,雪天诸菜冻损,此菜独青,故名”。鄱阳春不老,茎白洁而光滑;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