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的三间小屋》教案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0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0/9/11 16:42:0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340字。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9 精神的三间小屋
  【教学目标】
  1.了解文中“精神的三间小屋”的内涵,理解作者关于构建个体精神世界的观点。
  2.把握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体会其作用。
  3.引导学生关注自我内心世界,积极建构个体的精神空间。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师:如果你有几间可以自由支配的小屋,你最想用它来装什么呢?
  预设:美食、玩具、书籍之类……
  师:人们不仅要有物质需要的满足,更要有精神旨趣上的满足。毕淑敏有三间精神的小屋,我们今天就一起来了解一下,看看她在自己的精神小屋里装了些什么。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置问题并顺势利导,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初读课文,做好批注
  1.作者简介
  课件出示:
  毕淑敏,女,1952年生于新疆,后随父母迁居北京。1969年入伍,在西藏阿里地区部队任卫生员、军医。1980年转业回北京,从事医学工作。1987年发表处女作小说《昆仑殇》。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短篇小说集《白杨木鼻子》,散文随笔集《婚姻鞋》《素面朝天》《提醒幸福》等。有《毕淑敏文集》十二卷。
  2.自主读悟
  学生自主阅读,扫清字音、字形、词义障碍(可参见《状元大课堂》P64“字词清单”),结合阅读提示和教学目标边读边做批注,初步生成问题,为避免问题过多、过杂,教师可引导学生将问题归类,并加以补充。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阅读提示和学习目标做批注,生成问题,提升学生自主读悟的能力,拓宽学生视野,既联系考点又培养能力。
  三、细读课文,解决问题
  学生带着问题细读课文,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并整理,最后各组分享探究所得,教师适时引导并加以补充。
  1.明确观点
  跳读课文,找到阐述三间小屋各自内涵的语句,先确定三间小屋各自的内涵,再理清三者之间的关系。
  (1)探究:作者是怎样提出观点的?观点是什么?
  预设:作者通过对三间小屋的内涵及其关系的论述,在第19段提出自己的观点:三间小屋象征个人精神的栖息地,每个人都应该努力、真诚地修筑自己的精神空间。
  (2)探究:第二间“精神的小屋”装的不是精神类的东西,而是“事业”,这如何理解?
  预设:在作者看来,事业对精神有“濡养或反之的腐蚀作用”,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能使精神愉悦,同时也使精神世界在事业的“濡养”下充沛,富有生命力。但是这个事业很难一下子就找到,往往需要耗费半生,等人们有了足够的定力,剥去金钱、地位这些附着于事业上的光环,才能追寻得到。所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