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养》教案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8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0/9/11 16:35:2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090字。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8 论教养
  【教学目标】
  1.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理解“教养”的真正含义,受到思想教育。
  2.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学习运用大量生动事例加以论证的方法,培养自主阅读议论文的能力。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温故知新
  1.导入析题
  (1)导入。
  师: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任何东西能比人类的爱更富有智慧、更复杂。它是花丛中最娇嫩的而又最质朴、最美丽和最平凡的花朵,这个花丛的名字叫道德。”美国文学家爱默生说:“修养的本质如同人的性格,最终还是归结到道德情操这个问题上。”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教养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呢?获得教养的途径又有哪些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利哈乔夫的《论教养》一文,一同探讨什么是真正的教养。
  (2)析题。
  齐读课题《论教养》,思考:你从题目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预设:从“论”字可以看出,这是一篇议论文。(在此处可引导学生回顾议论文的相关知识点)“论教养”也可以看作这篇文章的论题。
  师:本文的论点是什么呢?论题是论点吗?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开始本课的学习。
  2.作者简介
  课件出示:
  德米特里??谢尔盖耶维奇??利哈乔夫(1906—1999),苏联学者、作家、政治家、文艺理论家。作为文化大师,他把一生都献给了他的祖国,成为20世纪俄罗斯的知识象征。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出发,快速破题,回顾勾连前文所学,运用已有的知识与能力在新的语境中自主解读,学会思辨。
  二、自主阅读,勾画批注
  1.聚焦旁批
  师:这篇自读课文,编者为我们做了几处旁批?其中哪几处旁批与文章体裁有关?哪几处旁批与文章内容有关?你还有哪些疑问?
  预设:编者在《论教养》中标注了七处旁批,其中两处直接点明本文的文体,五处与文本内容的理解有关。2.自主读悟
  (1)辨析字音,积累字词。
  学生自主阅读,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可参见《状元大课堂》P57“字词清单”)。
  课件出示:
  贸然(mào)         恪守(kè)         允诺(nuò)       汲取(jí)
  箴言(zhēn)        嚼(jiáo)         尴尬(ɡān)       涵养(hán)
  矫揉造作(jiǎo)    恕我直言(shù)    絮絮叨叨(xù)    大发雷霆(tínɡ)
  疲惫不堪(kān)     自吹自擂(léi)
  (2)阅读并绘制结构图。
  结合旁批问题,边读边勾画批注,并绘制文章结构图。
  提示:绘制文章结构图需从各段大意入手,有助于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辨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设计意图】作为自读课文,助读系统对学生理解文本起到很大的作用。引导学生阅读旁批,需给旁批分类,补充旁批内容,然后自主阅读,阅读、思考、批注三结合,告诉学生学习自读课文的学习之法。
  三、展示分享,整体把握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