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情而文,让生活成为作文的源头活水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5/5 8:56:37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290字。
为情而文,让生活成为作文的源头活水
合肥市42中  方立平
2005年的中考已经成为历史,全面备战2006年中考的紧张复习早已拉开帷幕。“写作”向来是中考的重头戏,也是考生们复习的重点内容。但究竟怎样复习才能较快的提高写作能力,这对很多同学来说,恐怕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从我个人多年的教学和写作实践来看,我觉得,写作是一种“运情”与“抒情”的心理活动,“情”到即义生,但组“义”成文却大有讲究。谁人无情?有的人能“情”来文成,而有的人却终身无一篇大作,这着实引人深思。
首先,我们要弄清:作文是什么?为什么要作文?许多学者、专家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表述。有人认为,作文是运用语言准确、有条理的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高级思维活动;有人认为作文是把思维活动转变为语言表达出来。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则认为:“写作就是说话,为了生活上的种种需要,把自己要说的话说出来”。以上表述虽有不同,但都肯定作文是表达的需要,是学习、生活的需要。对此,《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则进行了集中的表述:“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课标》的表述确立了新的作文价值取向,我们可以把它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写作是为了表达和交流,是为了满足我们适应未来生活的需要,这是写作的外在价值;另一方面,写作是学生认识自我的需要,通过写作滋养自己的德性、陶冶自己的情操、启迪自己的智慧,这是写作的内在价值。概而言之,只有当写作成为我们生活学习的需要,成为我们成长和发展的需要,成为我们生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时,作文的主体性才会真正发挥,作文实践才会取得实质性进展。
然而,我们来认真审视目前作文教学的现状,不难发现一种“本末倒置”的现象,因为作文分值大,所以教师教、学生学都是围绕考试进行的,考试拿高分变成了作文教学的最高目标。目标决定着行为,行为又制约着目标,于是,作文教学中的种种怪圈的出现就顺理成章了:教师重“流” 轻“源”,重技能训练,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