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教学案:小说阅读(10份)
- 资源简介: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教学案:小说阅读 过渡课 “以本为本”依托教材感知考点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教学案:小说阅读 命题动向 考法体验 .doc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教学案:小说阅读 读文指导 快速有效读懂小说 .doc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教学案:小说阅读 过渡课 “以本为本”依托教材感知考点 .doc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教学案:小说阅读 题型二 主观题考点二 赏析小说形象 .doc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教学案:小说阅读 题型二 主观题考点三 赏析环境描写 .doc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教学案:小说阅读 题型二 主观题考点四 赏析语言艺术和表达技巧 .doc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教学案:小说阅读 题型二 主观题考点五 探究文本意蕴 .doc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教学案:小说阅读 题型二 主观题考点一 赏析故事情节 .doc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教学案:小说阅读 题型一 客观题 .doc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教学案:小说阅读 微专题 小说四级概念答题模式 .doc
二、小说阅读
一、小说文体特征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反映社会生活是小说的主题。因此小说的文体特征由这样几个关键词构成:人物、情节、环境与主题。高考小说阅读的命题也是围绕这几个关键词进行的。
二、依据小说文体特征读文
综观高考小说命题,均是紧紧围绕“情节”“人物”“环境”“主题”来命题的,因此,在解答小说阅读题时,有意识、巧妙地关注这4大命题点至关重要。具体来说应当遵循以下“3步骤”,切实把握好4大命题点,以提高答题的效率。
小说阅读“3步骤”
第一步:宏观入手,切分层次,梳理小说情节
阅读小说首先要从宏观入手,统观全文,弄清小说塑造了哪些人物形象,写了哪些事件,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是什么,开端前是否有序幕,结局后是否有尾声。概括出每一段的段意,为文章切分出层次,进而梳理出小说的情节。
第二步:微观研判,勾画批注,分析人物和环境
阅读小说一定要注意关注对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尤其是细节描写,从这些描写中探知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同时还要注意对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的叙写。
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驱动其行动的特定场所,是人物成为某种形象的原因,阅读小说也要注意环境描写。
在阅读中可勾画圈点出各段有关人物、环境描写的重要词句,并用简洁的语言做好批注。
第三步:综合分析,总结归纳,把握主题意图
小说的主题往往蕴藏于作品创造的艺术形象中,蕴藏于情节的发展变化中,蕴藏于典型的环境中。阅读小说,要在前面对情节的梳理,对人物、环境的分析的基础上,联系标题、情节、人物形象和典型环境、作者的主观倾向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概括出主题。
【典例示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赵一曼女士
阿 成
伪满时期的哈尔滨市立医院,如今仍是医院。后来得知赵一曼女士曾在这里住过院,我便翻阅了她的一些资料。
赵一曼女士,是一个略显瘦秀且成熟的女性。在她身上弥漫着
……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6分)
虫 嫂
虫嫂是老拐的女人。很难说她的个子了,也就一米三四的样子或是更低。所以,虫嫂自嫁到无梁的那一天,就是作为笑料存在的。拿现在的说法,她几乎就是全村人的“开心果”。
新婚第二天一早,当太阳挂在树梢上的时候,远远望去,人们看见村口滚动着一个巨大的“刺猬”。那“刺猬”背对着朝阳,看上去毛炸炸的,还一歪一歪地滚动着。一直到近了的时候,人们才惊讶地发现,这是老拐家的新媳妇,背着一个大草捆。很能干哪。
老拐的新媳妇已把身上的新嫁衣脱下来了。她本来个小,身上穿着老拐的旧衣裳,背着这捆草,就像是一个滚动着的刺猬。尔后,当她去牲口院交草的时候,大队会计五斗给她看的磅,称出来竟有七十二斤!五斗“呀”了一声,会有这么多?低头一看,这才发现,就这新媳妇,虫嫂,咬着牙,一只脚悄悄地踩着磅秤呢。于是,会计说,哎,脚,你那脚,挪挪。她擦了把汗,笑着,不好意思地把脚挪开了。再称,五十二斤半。那时候一个壮劳力干一天才挣十分。队里规定割六斤草算一分。扣了水汽,她一个人早上就挣了八分半。
她就是个“虫儿”。在无梁,“虫儿”就是小的意思,也是低贱的意思。通常是对一些看不起的人的蔑称。刚嫁过来不久,虫嫂就落下了很不好的名声。从此,人们给她起了个绰号:小虫窝蛋。简称:虫嫂。
在无梁,虫嫂就像是一个童话。
每每她挑着一副水桶走出来,人们不由地就笑。她人小一号,水桶也是小一号的,从娘家带来的。她挑水就像是走划船步,踮着脚尖,磕磕碰碰,试试摸摸的。在井上打水时,她不让人搭手,说:会。我会。就是辘轳把儿太长了。人们又笑。
在村里,虫嫂割草、割麦都是一把好手,工分也是不少挣的。可她不会编席。她是无梁村唯一不会编席的女人。她身量小,指头太短,编不了大席,也试着编了几次,每次都欠尺寸,不合格。收席点的老魏说:她的尺子小一号。那时候,粮食是队里分的,而油盐钱全靠编席来挣(编一张大席可挣一毛五分钱)。虫嫂不会编席,就从娘家逮了一窝小鸡,靠着“鸡屁股银行”,总算能换个油盐钱。老拐腿瘸着,干不了重活。再加上两人结婚时,老拐塌了一屁股的债,那日子就更加艰难些。
日子虽然难过,可也过了。她会爬树,身量小,却灵活,猴子一样。春天里青黄不接的时候,就捋些槐花、榆钱,掺和着吃。她还会做“鲤鱼穿沙”,就是玉米掺加榆叶儿煮着吃,我吃过一次,也挺香。这年夏天,队里菜地先是少了一垄茄子,尔后又少了一垄辣椒。于是人人都怀疑是虫嫂偷了,却没有证据。治保主任曾建议说:搜,挨家挨户搜。却被老姑父否决了。老姑
……
小说四级概念答题模式
一、阐释
人物、情节、环境、主题是小说构成的四要素,也是一个统一的艺术整体。小说的命题重点也正是围绕这四个关键词展开的。当我们透过林林总总的答题步骤和方法而试图寻找小说答题的规律时,我们欣喜地发现小说的答题也是围绕这四个关键词展开的。抓住了这四个关键词,可以迅速切入思路,保证基本不遗漏要点,因此,称之为“小说四级概念答题法”。那么具体如何运用呢?
【知识图解】
(一)人物形象题
例题 “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2016年全国丙卷第11题(2)题]
解析 第①点是从“我”自身人物形象方面答题,第②点是从情节方面答题,第③点是从衬托他人形象方面答题。这样,分析人物形象作用题主要是从情节和人物两级概念答题的。
答案 ①讲述故事:小说故事是由“我”叙述出来的,真实可信。②推进情节:“我”是事件的参与者,由于“我”的提议,情节得以发展变化。③衬托人物:小说主人公王有福的性格,由于“我”的存在而更加鲜明。(意思对即可)
(二)情节结构题
例题 小说最后两个自然段颇耐人寻味。请结合全文,从两个不同角度谈谈你的看法。(2015年安徽卷第14题)
解析 答案提供了六种不同的角度,其中③⑤⑥分别是从主题、人物、情节结构角度答题的,运用了四级概念中的三种。
答案 (示例)①审美意蕴上,使小说充满诗情画意。油绿、柔软、茂盛的蓑衣草,生机勃勃,使小说更具画面感和意境美,给人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