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49
- 资源简介:
约2390字。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教学教案 14.走一步,再走一步
【学习目标】
1.条理清楚地复述故事内容。
2.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3.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联系自身生活体验,感悟人生哲理。
【学习重点、难点】
1.探究性、多角度理解故事所蕴含的生活哲理。??
2.树立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心和勇敢精神。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比如,父母突然下岗了,家中经济陷入困境;你自以为学习挺努力的,可升入中学后,却发现自己和别人差距挺大,不会学习;你想和同学们搞好关系,可又感到大家都不理解你……面对这些,你也许感到困惑,也许感到茫然,其实,人生路上遇到困难是正常的。今天,我们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从课文中这个孩子的脱险经历中寻求启示吧。
一、七嘴八舌掀书皮
1.朗读课文、正音正字。
2.复述故事情节。把课文分成“冒险” “脱险”两部分,四人小组组内试讲,全班推荐2-3人上台复述,学生点评。
明确:复述要求“响亮流利、条理清楚、详略得当”;用“我讲述的部分是……我的讲述完了,谢谢大家”这样的句式复述。
导航:根据记叙要素讲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时间: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
地点:美国费城。
人物:“我”和五个小伙伴、父亲。
事件起因:因为玩弹子游戏玩厌了,都想找些新的花样来玩。
事件经过和结果(思路点拨):“我”犹豫不决——爬上石架——陷入险境——心惊肉跳——父亲鼓励——小心翼翼——信心大增——成功脱险。
3.快速浏览课文,整合写作思路。
全文共23自然段,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13):冒险、陷险。
第二部分(14-22):脱险(主体部分)。
第三部分(23):感悟。
4.默读课文,想一想,通过爬悬崖这件事,作者想表现什么意思?试归纳文章的主旨。
学生读课文,找到作者感悟的部分,归纳: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成小困难,一个一个认真地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二、多向思维品书香
1.多角度探究课文。
⑴“我”的角度。
认真阅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我”的句子,揣摩其作用,并用“‘_____________’一句通过_______描写,写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