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教案27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5/4 8:14:33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470字。教学设计紧扣新课标的要求,较好的引导学生掌握了分析小说的方法。
孔乙己
寿县三觉初级中学   杨凡俊
教学目标:
1、了解写作背景以及旧社会科举制度对人的影响。积累生字词。
2、能通过自主阅读梳理文章内容,归纳孔乙己的性格特征, 
3、学习小说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4、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点:
归纳孔乙己的性格特征,既抱残守缺,死要面子,又有心地善良的一面,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
教学难点:
领会作者高超的创作技巧,通过外貌、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方法:
    教师采用悬念激趣法、整体感悟法、联想教学法、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方法。学生也采取了自主阅读、合作探究、归纳总结等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复习相关文学知识。
先出示几幅鲁迅的图片,让学生根据其外貌特征说说他是谁?判断出来后,说说相关的文学知识。
                                        
                                                                                                        












学生明确:
图片中的人物是鲁迅。
鲁迅(1881──1936)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城里一个破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原名樟寿,后改名树人,字豫才,“鲁迅”是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用的笔名。鲁迅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以及《热风》、《二心集》、《而已集》等杂文集。初中已经学过他的课文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阿长与〈山海经〉》、《社戏》。
巴金先生曾称赞说:“《孔乙己》写得多么好啊!”日本有一位作家也说,孔乙己是一个最完美的艺术典型。孔乙己到底是怎样一个艺术形象呢?鲁迅先生又是以怎样的鬼斧神工之笔来塑造这个苦人儿的形象的呢?你们认真读课文以后,就能得到回答。(板书课题:孔乙己)
二、学生听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三、写作背景以及科举制度介绍。
    孔乙己不是现代社会的人物,他是旧社会科举制度下的读书人,是科举制度注定了他一生的命运。下面我们就对写作背景及科举制度做一些必要的介绍。
    《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天,当时以《新青年》为阵地,虽已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但是封建复古的逆流仍很猖獗。科举制度虽于1905年废除,但是培植孔乙己这种人的社会基础依然存在,孔孟之道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的“孔乙己”。要拯救青年一代,不能让他们再走孔乙己的老路。鲁迅选取了社会的一角——鲁镇的咸亨酒店,艺术地展现了20多年前社会上的这种贫苦知识分子的生活,就在于启发读者对照孔乙己的生活道路和当时的教育现状,思考当时的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