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江西省临川一中高三实战演练冲刺(一)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共22小题,约13490字。
2020届临川一中暨临川一中实验学校高三实战演练冲刺(一)语文试卷
总分:150分 时量: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木题共3小题,9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今,信息革命带来生产力发展质的飞跃,强力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进步,深刻影响社会环境和文化形态,文艺创作也如此。互联网介入文艺创作,绝不仅仅是简单的传播途径扩大和呈现载体改变。就像部分戏曲演出于勾栏瓦舍,电影在黑漆漆的盒子里造梦,电视带来全家欢,一种文艺形式的发展、接受与所适配的媒介形式无法分开。网络小说、网络剧、网络大电影、网络综艺等以“网”之名蓬勃兴起的文艺形式不只是传统艺术在小小荧屏上再次呈现,而是有其独特的创作方法、传播规律。
互联网特有的“用户思维”,让受众成为创作关注点。相较于传统文络小说的阅读场景发生变化,写作场景随之改变。一位网络作家说,他特别重视读者在网络上的阅读体验,比如分段分节要短、条理要清楚,每章2000字左右,这是手机阅读者能接受的最佳长度;每一章的故事剧情都要有进展、有悬念等等。根据第四十三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12 月,短视频用户规模达6.48亿,网民使用比例为78.2%。随着手机移动端的普及,手机已经不再是个人电脑的延伸,越来越多的视频内容开始适应小尺寸竖屏显示。与电脑“读屏”方式不同,手机是以“滑屏”模式呈现。相应的,在短句、短段、留白和空行技巧上都要更加适应“滑屏”特点,所以才会流行“一镜到底”的长图,才会为适应9: 16的竖屏显示而自主削弱对背景、环境的交代,更聚焦于人物刻画。竖屏访谈类节目、竖屏短剧等也应运而生。
互联网“点对点"的传播特性和便捷的及时反馈,使得创作不再是单枪匹马的行为,受众可以广泛参与创作过程。在传统观念中,文艺创作是一项偏于“文科”的工作。但在互联网背景下,越来越多来自理工专业的数据分析师加入创作队伍。他们研究分析网络上的点击量曲线和观众反馈,根据测算结果对创作提出改进意见。例如,当前热播的古装剧《东宫》曾出现一个剧情友在弹幕上对其没有配背景音乐表示遗憾。数据分析师对此迅速反应,在别集播出不到21小时的时间内为其加入背景音乐。许多观众得以欣赏更好的版本:网络综艺《这就是灌盐》本希望凭借明星导师吸引受众。但播出几集后通过数据分析发现网友更关注参与的球员,于是在之后的剪辑过程中就更多注重挖掘球员亮点。数据分析不仅能敏锐抓住观众的“看点”并对创作进行实时调整,更可以进行“定制化”服务,争取最大观众群。优酷在2017年创建泛内容大数据智能预测平台“鱼脑”,最近即将播出的一部网剧的男主角就是通过“鱼脑”对众多演员进行大数据分析,再结合剧情类型进行数据匹配,最终选择出来的。
互联网和文艺创作之间的关系耐人寻味,互联网产生的一系列技术变革使文艺创作紧随其后,而这种追随是为了更好地让作品抵达受众。创作者和受众本身就是一种平等关系,在过去,虽然作品已经完成但依然需要接受读者和观众审问、评价,而互联网的便捷性缩短了受众反馈的时间差,再加上互联网“用户思维”的介入,受众已经加入到创作队伍中,甚至能够改变一部作品的走向。面对新形势、新技术,如何更好利用互联网特性,释放更大创造力,让文艺更好地为受众服务,同时发挥价值引导作用,是摆在每个从业者面前的课题。
(摘编自任飞帆《互联网给文艺创作生产带来深刻变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网络文艺不是传统艺术在荧屏上的再次呈现,而是有独特的创作方法、传播规律。
B.网络小说分段分节短、条理清楚、每章2000字左右,都是受众被关注的表现。
C.随着手机移动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视频内容都已经能适应小尺寸竖屏显示。
D.数据分析能抓住观众的“看点”,进行“定制化”服务,争取到所有观众群。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论证了互联网对于文艺创作的深远影响。
B.文章指出互联网影响文艺创作是基于传播方式的改变和用户思维的介人。
C.文章引用统计报告数据是为了说明短视频用户人数多,网民使用比例大。
D.文章末段论证了文艺创作追随互联网,受众已经成为创作者主导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受众可以广泛参与创作过程说明创作不再是单枪匹马的行为,这得益于互联网“点对点”的传播特性和反馈的便捷。
B.目前人们使用较多的短视频平台抖音,采用的就是竖屏模式,人们可以方便地通过滑动屏幕来获取更多的信息。
C.理科数据分析师们加入文艺创作队伍是通过对网络上的点击量曲线和观众反馈数据进行分析,进而以结果干预创作。
D.过去的作品创作出来后需要接受读者和观众审阅、评价,而当下因为受众参与了创作,所以作品不再被审阅、评价。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正确处理传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关系到中医药的前途和命运。守正,即正本清源、传承发扬;创新,即适应时代、积极进步。守正创新是对中医药自信的深刻阐释,也是对中医药发展道路的最佳指引。创新的方向和依归离不开对守正的坚持,守正的活力和根基也离不开不断创新。正确处理好守正和创新的关系,才能把中医药这-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让中医药焕发无限生机,为健康中国提供坚强保障。
(摘编自“人民网”)
材料二:小柴胡汤源自于东汉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是治疗伤寒疫症的中医方剂,被人称道为最符合我国人文传统之方。20 世纪80年代,广药白云山光华制药在《伤寒杂病论》记载的基础上,研发出了小柴胡颗粒。传统方剂虽为良药,但苦口且煎煮费时。白云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