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之徙于南冥》课文同步练习
- 资源简介:
- 约3290字。 - 《第2课 鹏之徙于南冥》课文同步练习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夭阏(yāo è) 抢榆枋而止(qiǎnɡ)
 B.蓬蒿(pénɡ gāo) 藐姑射之山(shè)
 C.形骸(ɡāi) 以盛水浆(shènɡ)
 D.舂粮(chōnɡ) 越有难,吴王使之将(nàn jiànɡ)
 答案 D
 解析 A项,“抢”应读“qiānɡ”;B项,“蒿”应读“hāo”,“射”应读“yè”;C项,“骸”应读“hái”,“盛”应读“chénɡ”。
 2.下列句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①而后乃今培风 ②小知不及大知
 ③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④此小大之辩也
 ⑤而征一国者 ⑥而御六气之辩
 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②④⑤ D.④⑤⑥
 答案 B
 解析 ①“培”通“凭”。②“知”通“智”。④“辩”通“辨”。⑤“而”通“能”。⑥“辩”通“变”。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 B.三飡而反,腹犹果然
 C.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D.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
 答案 C
 解析 A项,“不过”的意思是“不超过”,而在现代汉语中“不过”是表转折关系的关联词;B项,“果然”的意思是“吃饱的样子”,而在现代汉语中“果然”的意思是“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C项,“无力”的意思是“没有力量”,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D项,“文章”的意思是“错杂的花纹”,而在现代汉语中“文章”指“作品,著作”。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去以六月息者也
 A.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B.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
 C.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D.奚以知其然也
 答案 D
 解析 A项,用。B项,把。C项,目的连词,译作“来”。例句与D项均为“凭”。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是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B.南冥者,天池也
 C.而后乃今将图南 D.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6.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物莫之伤”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两句的句式特点相同。
 B.“以盛水浆”与“以说吴王”均是省略句,省略了介词“以”后的宾语。
 C.“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与“南冥者,天池也”都是判断句。
 D.“吾闻言于接舆”与“去以六月息者”均为状语后置句。
 二、阅读与鉴赏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连叔曰:“其言谓何哉?”“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