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行路难(其四)》课文同步练习
- 资源简介:
约5870字。
《第3课 拟行路难(其四)》课文同步练习
(时间:60分钟 分值:70分)
一、基础达标(每小题3分,共15分)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酌酒(zhuó) 歧路(qǐ) 冰塞川(sài)
B.鲍照(bào) 踯躅(zhí zhú) 应届(yìnɡ)
C.珍馐(xiǔ) 迂讷(nè) 膝盖(xī)
D.投箸(zhù) 尽管(jǐn) 比拟(nǐ)
答案 D
解析 A项,歧(qí),塞(sè);B项,应(yīnɡ);C项,馐(xiū)。
2.下列句子中的“复”字与例句中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安能行叹复坐愁
A.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B.山重水复疑无路
C.有北面复匈奴之志 D.不敢复言为河伯娶妇
答案 D
解析 例句与D项中的“复”意思相同,都是副词,“又,再”。A项,动词,恢复;B项,形容词,重复;C项,动词,报复。
3.下列对加引号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侯”是古代的一种爵位,古代通常有五种爵位,依次为公、侯、伯、子、男。“万户侯”,指食邑万户以上,后泛指高爵显位,如“粪土当年万户侯”。
B.“开元元年”,是以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纪年的。因都是一个皇帝一个年号,所以也常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如“崇祯”皇帝,“康熙”皇帝。
C.“疏”,又称奏议,是封建社会历代臣僚向帝王进言使用文书的统称。臣僚上“疏”可以报告工作、议礼论学、陈政要、言兵事、禀进谏等。
D.“谥”,古代君主、诸侯、大臣、著名文士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生前行迹,给予褒贬善恶的称号。分为官谥和私谥,如陶渊明私谥“靖节”。
答案 B
解析 并非所有的帝王专用一个年号。历史上有些皇帝喜欢换年号,好事、坏事都要换,有的几年换一次,偶有的一年要换几次。只是到了明、清两朝,基本上都是一个皇帝一个年号。
4.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拟行路难(其四)》是鲍照的寄寓悲愤之作。
B.诗人用泻水流淌这一现象作为比兴,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
C.通过“酌酒”“吞”“踯躅”“不敢”等词,足见作者所忧的是些情感琐事。
D.“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这是本诗的名句,写出了底层人士及千千万万不得志者的内心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