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 资源简介:
约4110个字。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撺掇(cuàn)凫水(fú)家眷(juàn)皎洁(jiǎo)
B.嘱咐(zhǔ)糜子(méi)脑畔(pàn)屹立(qì)
C.羁绊(jī)冗杂(rǒng)亢奋(kàng)晦暗(huì)
D.斡旋(gǎn)褪色(tuì)争讼(sòng)怅惘(wǎng)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欺侮照例油馍朦胧茂腾腾B.怠慢领域瞳仁静穆闹嚷嚷
C.震撼恬静思慕宽慰马前卒D.辐射缭原踊跃偏僻羊羔羔
3.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地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B.这道难题,在老师的反复讲解下,同学们终于大彻大悟了。
C.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D.老人们常常抱怨,现在的年轻人不懂人情事故。
4.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这次会议上,大家对双休日加班的报酬问题交换了广泛意见。(将“广泛”放到“交换”前面)
B.石缝间刚强不屈的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刚强不屈的”与“倔强的”重复,应去掉一个)
C.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学到了很多知识。(“通过”或“使”去掉其一)
D.学习成绩的优劣,关键在于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在“有”的后面加上“无”)
5.请选出下列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 )
①关于它的起源,最初是祛除暑热疫病、禳灾止恶的活动。
②逐渐形成了缅怀先贤、忠君爱国的传统。
③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累和节俗传承,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已经成为当今流传范围最广的端午节俗活动,融进了世代中华儿女的生活记忆。
④端午节,是入夏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也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
⑤汉魏以后,被附加了纪念屈原、伍子胥等历史人物的内涵。
A.④①⑤②③B.⑤②③④①C.④①②⑤③D.②③④⑤①
6.关于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社戏》一文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写出了“我”十一二岁时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生活经历。作品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生活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劳动者的赞美和对新生活的渴望。
B.《安塞腰鼓》中“好一个安塞腰鼓!”出现三次,形成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气势,推动情节和情绪向高潮发展,还揭示了文章的内容层次;“好一个”抒发了对安塞腰鼓的赞美之情,可以说是文章的抒情线索。
C.《回延安》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现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D.《灯笼》以小说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作者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作者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7.班级开展主题为“徜徉于中华传统节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很多古诗句包含着丰富的节日文化内涵,请写出下列诗句涉及的节日名称。
①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节日:________
②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节日:________
(2)品读下面的文字,写出其中隐含的人物事件和节日习俗。
它从汨罗江的波浪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
的青绿,从此让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亘古不变的艾香。
人物事件:________
节日习俗: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