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地摊经济”的春天来了吗
- 资源简介:
约10180字。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
“地摊经济”的春天来了吗
目录:
1.“小地摊”缔造“大文明”
2.让“地摊经济”释放中国经济的灵气和韧性
3.让“地摊经济”加入经济社会发展“正规军”
4.“地摊经济”让城市更有活力
5.“地摊经济”的霓虹 让城市更美好
6.“地摊经济”的春天来了吗
7.为城市多些烟火气点赞,也别神化摆地摊
8.多地松绑地摊经济:不应“一禁了之”,也不能“放任自流”
正文:
“小地摊”缔造“大文明”
2020-05-31 15:46:29 [作者:边防战士] [责编:周泽中]
边防战士
近日,中央文明办明确要求:今年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等列为文明城市考核内容。值此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双城”复审关键之际,一锤定音活跃了创建氛围、提升了创建温度,用好“小地摊”缔造“大文明”,将成为城市一道靓丽的文明风景线。
算好“发展账”,“小地摊”注入文明城市新活力。“小地摊”是城市的基本细胞,只有每个细胞都充满活力,城市才能有活力。试想,如果城市只追求高楼大厦,毫无人间烟火味,就犹如一座“死城”。地摊经济的繁荣,能活跃一条街进而活跃一座城,带来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促进城市生机活力。迎接“双城”复审,就要用好“小地摊”增强城市活力,大力提升基层治理水平,让城市更有品位、更有温度,更加宜居宜业宜游,全面提升文明城市的成色。
算好“民生账”,“小地摊”提升文明城市新形象。“小地摊”是链接城乡“毛细血管”,涉及百姓生活的点滴小事,承载民生、凝聚民心。只有把农民进城“摆地摊”这条“毛细血管”疏通,才能畅通文明城市的“心脏动脉”。小地摊合法化、规范化,能带动就业,促进农民进城贩卖农产品,让农民增收、市民实惠。我们必须下定决心、下大力气把这些堵点、痛点解决掉,让“小地摊”真正成为老百姓的“舒心摊”,用小地摊”架起干群“连心桥”,消除城乡二元化,创建城市新文明。
算好“长远账”,“小地摊”开拓文明城市新路径。“小地摊”是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是撬动城市治理的重要支点,只有实现“小地摊”规范化,才能实现城市治理的现代化。要着眼城市长远布局,强化顶层设计,注重统一规划,下移治理重心和力量,找准“疏堵”平衡点,注重化解矛盾纠纷,形成“因地制宜、齐抓共管、服务群众”的工作机制。尝试以街道党工委为轴心、社区为主体的“1+1+N”基层治理模式,把“向上对口”转为“向下对应”,实现城市经济发展与文明创建“两手抓两手硬”,让群众在文明城市创建中增强幸福感、获得感。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新时代文明城市不能仅有“规规矩矩”,还应该容纳更多乱中有序的“小地摊”,用“小地摊”缔造新时代“大文明”。
让“地摊经济”释放中国经济的灵气和韧性
2020-05-29 09:26:17 [责编:欧小雷]
彭艺 江德斌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答中外记者问时,特意提到大家关注的“地摊经济”:“西部有城市按照当地规范,设置了3.6万个流动商贩摊位,一夜之间10万人就业。”此前,有权威媒体报道,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中央文明办已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该消息一出,立刻在社会上引起了热烈反响,不少网友点赞称“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