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普陀区2020届初三二模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有26道题,约4800个字。
上海市普陀区2020届初三二模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6分)
1.香远益清,_______,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爱莲说》)
2. _______ ,今日又南冠。(夏完淳《别云间》)
3.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_______ 。(孟子《鱼我所欲也》)
4. 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5.请用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为奋战在抗疫前线的医务人员加油鼓劲:_______ ,_______ 。
(二)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第6-9 题(12分)
【甲】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节选)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6.甲诗的作者是_______ ,乙文选自《_______ 》。(2分)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列理解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甲诗前两句作者哀叹自己身世坎坷,自怨自艾。
B.甲诗表现诗人誓死如归的高风亮节和英雄气概。
C.乙文作者开门见山提出本文观点“生于忧患”。
D.甲诗与乙文同样都是作者用以抒发心志的作品。
9.乙文列举了六位名人的事例,这六人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作者列举事例的目的是_______ 。(4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 题(12分)
崇①奏捕蝗
开元四年,山东大蝗,民祭且拜,坐视食苗不敢捕。崇奏捕蝗:“请夜设火,坎其旁,且焚且瘞②,蝗乃可尽。古有讨除不胜者,特人不用命③耳。”乃出御史为捕蝗使,分道杀蝗。汴州刺史倪若水上言:“除天灾者当以德,昔刘聪除蝗不克而害愈甚。”拒御史不应命。崇移书诮④之曰:“聪伪主,德不胜妖,今妖不胜德。古者良守,蝗避其境,谓修德可免,彼将无德致然乎?今坐视食苗,忍而不救,因以无年⑤,刺史其谓何?”若水惧,乃纵捕,得蝗十四万石。
[注释]①崇:宰相姚崇。②瘞:yì,埋。③特人不用命:只因为人们没有尽力。④移书:传递文书。诮:qiào,讥讽。⑤无年: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