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常春藤叶》学案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8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0/6/2 10:59:3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3030字。

  最后的常春藤叶
  欧•亨利
  核心素养目标  1.思维:阅读课文,理解小说内容。2.审美:(1)赏析小说的环境描写;
  (2)体会小说构思的巧妙;(3)赏析人物形象。
  任务情境:如果说一滴水能折射出整个太阳的光辉,那么,我相信,一片小小的叶子也能映射出人间的真情。今天,这片最后的常春藤叶就为我们讲述了它与三个艺术家之间的感人故事。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欧•亨利的《最后的常春藤叶》。
  下面是本文的内容结构思维导图,读后思考后面的问题。
  (1)小说以琼珊为线索展开情节,请根据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概述故事情节,在图中①~④处填出相应的内容。
  (2)小说采用了双线并行的结构模式,请在图中⑤⑥处明确填出哪处是明线,哪处是暗线。
  答案 (1)①琼珊病重 ②琼珊丧失生的信念 ③琼珊重拾信念 ④琼珊脱离危险 (2)⑤明线 ⑥暗线
  微任务活动一 赏析小说的环境描写
  1.小说1、2段中描写的社会环境有什么特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特点:有许多小胡同,而且很贫穷。
  (2)作用:从小区的地貌特点以及苏艾、琼珊的住房条件,可以想见她们的生活状况之差。
  2.小说通过“苏艾关切地向窗外望去”的视角,描写了屋外的环境;后面又写到“寒雨夹着雪花下个不停”。试分析这两处环境描写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一处烘托出琼珊内心的悲凉。第二处为下文做了充分的铺垫:最后的一片常春藤叶就是老贝尔曼在这寒冷的雨雪之夜画上去的,他还为之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3.“墙上那片孤零零的藤叶依旧依附在茎上。随着夜晚同来的是北风的怒号,雨点不住地打在窗上,从荷兰式的屋檐上倾泻下来。”这段环境描写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常春藤叶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依然高挂枝头而不掉落,叶子顽强的生命力给琼珊以启发,使她觉得自己原先悲观的想法是多么的不妥,所以她重新燃起了生的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