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课内语段阅读训练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七年级下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0/5/25 8:43:0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6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8220字。

  《爱莲说》课内语段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加点的词。
  (1)可爱者甚蕃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对文章简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爱莲说》作者周敦颐,北宋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等,本文选自《周敦颐集》,是一篇议论性散文。
  B.文章通过对莲花的描写和赞美,歌颂了君子“出龄泥而不染”的美德,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
  C.写法上,《爱莲说》托物言志,以莲喻人;同时,还运用了欲扬先抑、对比烘托的手法,突出“爱莲”的主题;而且,文章一“爱”字贯穿,文脉通畅,结构严谨。
  D.《爱莲说)是中国古典散文的精品。周敦颐之前,有“岁寒四友”“花中四着子”之说;但《爱莲说》以莲花比喻君子,现已成定论,可谓开山之作,对后世影响深远。
  4.南宋朱熹仰慕周敦颐,重修爱莲池,建立爱莲堂,以诗赞曰:“闻道移根玉井旁,花开十里不寻常。”综合领悟甲文内涵,你认为莲的“不寻常”有哪些?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
  5.赏析划线句子的表达之妙。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6..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可爱者甚蕃( ) (2)陶后鲜有闻( )
  (3)香远益清( ) (4)濯清莲而不妖(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8.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黑泥),与之俱黑”,而周敦颐则说莲“出淤泥而不染”。围绕“环境与人”的关系,提炼出这两句话各自蕴含的观点。
  9.《爱莲说》在做人方面给我们哪些启示?
  阅读《爱莲说》,回答问题。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0..本文作者是_________,宋代哲学家。“说”是一种文体,通常借一事物______。
  11..解释下列划线字的意思。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