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项羽之死》《阿房宫赋》一课三测试题
- 资源简介:
约16370字。
第11课 自主赏析 庖丁解牛 项羽之死 阿房宫赋
记一记
通假字
(1)砉然向然:
(2)善哉!技盖至此乎:
(3)善刀而藏之:
(4)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5)乌江亭长木义• 船待:
答案:(1)“向”通“响” (2)“盖”通“盍”,何,怎么
(3)“善”通“缮”,修治,这里是“擦拭”的意思
(4)“伏”通“服”,心服 (5)“木义”通“舣”,使船靠岸
辨一辨
1.一词多义
(1)族
①族庖月更刀( )
②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 )
③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
④士大夫之族( )
(2)属
①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
②举酒属客( )
③衡少善属文( )
④属予作文以记之( )
⑤若属皆且为所虏( )
⑥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
(3)一
①六王毕,四海一( )
②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
③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
④黄鹤一去不复返( )
答案:(1)①众,一般的 ②筋骨交错聚集的地方 ③灭族,引申为彻底消灭 ④类
(2)①随从 ②劝酒 ③写作,撰写 ④通“嘱”,托付,嘱托 ⑤同一类人 ⑥亲属
(3)①统一 ②数词 ③专一,纯 ④副词,一旦,一经
2.词类活用
(1)良庖岁更刀:
(2)以无厚入有间:
(3)项王军壁垓下:
(4)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5)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6)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7)直夜溃围南出:
(8)项王则夜起:
(9)此天之亡我:
(10)六王毕,四海一:
(11)辇来于秦:
(12)朝歌夜弦:
(1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答案:(1)名词活用作状语,每年
(2)形容词用作名词,有厚度的刀刃
(3)名词用作动词,设营驻守 (4)名词用作动词,向东去
(5)名词用作动词,称王 (6)使动用法,使……做大王
(7)名词用作状语,向南 (8)名词用作状语,在夜里
(9)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
(10)数词作动词,统一 (11)名词作状语,乘辇车
(12)名词作动词,歌,吟唱;弦,弹奏
(13)意动用法,以……为鉴
3.古今异义
(1)依乎天理
古义:
今义:天然的道理
(2)因其固然
古义:
今义:一般指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
(3)虽然,每至于族
古义:
今义:表示转折
(4)所见无非牛者
古义:
今义:副词,只,不外乎
(5)期山东为三处
古义:
今义:山东省
(6)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古义:
今义:某一区域;空间的一部分;部位
(7)项王乃悲歌慷慨
古义:
今义:充满正气,情绪激昂;大方,不吝啬
(8)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古义:
今义:各用心机,互相排挤
(9)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古义:
今义:一定地区里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
(10)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古义:
今义:筹划、组织并管理
(11)齐楚之精英
古义:
今义:精华;出类拔萃的人
(12)可怜焦土
古义:
今义:值得怜悯
答案:(1)(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
(2)指(牛体)本来(的结构) (3)即使这样 (4)没有不是
(5)山的东面 (6)土地方圆 (7)神情激昂
(8)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 (9)指天气冷暖
(10)金玉珠宝等物 (11)指金玉珠宝等物 (12)可惜
4.文言句式
(1)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2)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