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代诗歌阅读:整体感知学案
- 资源简介:
约11150字。
2020高考古代诗歌阅读二轮专题训练一:整体感知学案
(教师版)
【学习目标】
一、了解考情,明确提高学习训练方向和针对性;
二、明确设题误区,提高古诗阅读鉴赏和答题能力。
【导入学习】
一.在作家作品的选择上,仍以唐宋时期为主。近两年全国卷古代诗歌阅读题型是一道选择题和一道简答题,分值为9分。考查内容基本涵盖了古代诗歌阅读的主要考点: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还涉及和要求背诵的诗歌名篇的比较。
二.古代诗歌阅读,读懂诗歌,是第一步。近三年的古代诗歌阅读题明显地体现了这点,尤其是近三年高考选择题考查的基本内容就是对诗句的理解,所以读懂诗歌是鉴赏评价诗歌的前提
【自主学习】
近三年全国卷命题与考情分析
考点
卷别及选材 客观题 主观题
形象 语言 表达技巧 思想内容、观点态度
2019全国卷Ⅰ
陈与义《题许道宁画》 思想内容、语言、艺术特色 从诗歌尾联的含意探究诗人对这幅画的评价
2019全国卷Ⅱ
杜荀鹤《投长沙裴侍郎》 思想内容、语言、艺术特色 赏析诗歌颈联的两个具体场景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的作用
2019全国卷Ⅲ
刘禹锡《插田歌(节选)》 思想内容、语言、艺术特色 分析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不同
2018全国卷Ⅰ
李贺《野歌》 思想内容、语言、艺术特色 分析诗的最后两句的含意
2018全国卷Ⅱ
陆游《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 思想内容、语言、艺术特色 分析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的作用
2018全国卷Ⅲ
王建《精卫词》 思想内容、语言、艺术特色 探究诗最后两句的内容
2017全国卷Ⅰ
欧阳修《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思想内容、语言、艺术特色 赏析诗的第四句的精妙之处
2017全国卷Ⅱ
苏轼《送子由使契丹》 尾联的表达技巧 分析诗首联表现的诗人性格
2017全国卷Ⅲ
白居易《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 思想内容、语言、艺术特色 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
一、(2019•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题许道宁画【注】
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 许道宁:北宋画家。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