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市2019-2020学年高二4月月考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共38题,约13810字。
语 文
考生注意:
1.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 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 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历史工作者作为历史认识主体,与一般历史知识的接受者或学习者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们 在接受和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历史学已经形成的一些基本方法 和工作程序去探究历史。
历史工作者首要的工作就是搜集和发掘史料。唐代印刷术发明之后,到宋代文献史料大 增,为史料搜集提供了便利,但是,实地采访调查,依然是历史工作者的重要功课。大量搜集和 发掘史料,无论对于中国的《史记》还是古希腊的《历史》,都是历史工作者研究和撰写的首要也 是基础性的工作。
由于客观存在的历史信息栽体中充满着介入其中的历史人物的主观性,一个成熟的历史研 究者必须要有考订和鉴别史料的基本能力。史料的考订和鉴别工作主要解决的是史料的准确 性和可靠性问题,即弄清它们与历史信息本身的相关程度(如直接史料还是间接史料)、原始记 栽在传承过程中是否存在失误,排除作伪和后人掺入的文字等等。
接下来就是史料的整理、分析与综合工作。将搜集来的经过考订和鉴别的史料按时间、空 间秩序进行排列,这是史料整理的基本工作方法。古人撰写历史.大体在分析综合史料的过程 中完成。经过整理、考订和鉴别的史料,依然存在相互牴樗或有出入的情况,需要研究者进一步 进行比对,排除失真的记载,或者将这些史料中的合理信息加以综合,以“还原"历史本来的 “真相"。
对历史研究者来说,在对史料进行整理、分析与综合的工作过程中.经常会发现已经搜集的 史料未必能对某些历史过程做出比较完整的交代,他们就必须将发现的问题重新进行史料搜 集、考订和鉴别的“补课”。因此,搜集、考订、鉴别与整理、分析、综合这些工作既循序渐进,又往 返互动,历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史实,也就在这些过程中逐渐显现。
从表面上看,史料的分析与综合工作是在史料搜集等工作之后,但实际上,它却是历史研究 者驾驭整个研究过程的指挥中枢。胡适讲“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个“大胆假设”并非无的放 知,而是在对一些史料进行初步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形成的研究动力和目标。
但历史工作者即使发挥最大的主观能动性,严守历史工作的操守、程序和原则,也很难摆脱 自身能力、条件的主观局限性和历史条件的客观局限性。就主观局限性而言,家庭、社会生活、 教育等背景和社会阅历,会潜移默化地深层地影响到历史研究者的价值观和见识,历史研究者 能够调动多少社会经济资源来满足其研究需要,也与自身的主观条件有一定关系。古往今来的 历史研究者,还难免受到自身语言能力的限制。
至于历史学研究者受到的客观历史条件的局限,那就更多了。现代历史研究的视野大大扩 展,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互相影响、渗透,经济学、统计学、社会学乃至天文学等方法都为历史研 究所借用,或者其他学科的专家直接参与历史研究,这些情况是19世纪以前的历史研究者难以 想象的。晚近历史文献汗牛充栋,涉及语言文字种类繁多,研究者即使是语言天才,毕生也难以 遍读。古代文献留存不多,但未出土、未发掘的遗存、古墓究竟保存着多少历史信息,我们也无 法知道。所以历史研究,从来都是超越研究者此生之涯的。
(摘编自周育民《在历史的长河中接近历史真相》)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能主动根据历史学已形成的方法和程序去探究历史,这是历史工作者与一般历史知识 的接受者或学习者最大的区别。
B. 历史研究和撰写的首要也是基础性的工作是搜集和发掘史料,这一点在中西方历史的 研究中都有例子可以证明。
C. 搜集的史料不一定能完整地交代一些历史过程,所以就要对发现的问题重新进行史料 搜集、考订和鉴别的“补课”。
D. 历史研究者积极主动,严守工作的操守、程序和原则,就可以突破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创 造出更多的成果。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围绕“历史认知主体的能动性与局限性”这一核心论点展开论述,思路清晰。
B. 文章论述了历史工作者的具体工作流程,这个工作流程既循序渐进,又往返互动。
C. 文章从主、客观两大方面论述了历史研究者的局限性,相对来说,受到前者的局限会更多。
D. 文章综合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其中列举的古今中外的事例很有 说服力。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随着唐代印刷术的发明,宋代的历史工作者搜集史料相对于以前变得容易,实地采访调 查就不受重视了。
B. 史料的搜集和发掘工作保证了历史研究的准确可靠,而分析与综合工作却明确了历史 研究的方向。
C. 胡适强调历史研究的“大胆假设”指的是通过初步分析综合史料发现问题以后形成的研 究动力和目标。
D. 历史工作者不能摆脱自身能力、条件的主观局限性和历史条件的客观局限性,所以历史 研究不能超越研究者此生之涯。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我国的民营经济经过了近40年的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 下夹缝中求生存,转变为后来政府的逐步放权,再到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自由竞争,可以说民 营企业的外部环境不断地变化,逐渐与世界市场经济接轨。
陕西的民营企业经历了 10年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许多不利于发展的因素,融资 困难是大多数企业面临的发展瓶颈之一。从企业规模看,陕西省“四上”非公企业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