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学案专题十二:古代诗歌鉴赏(5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考复习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4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0/4/30 9:23:1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5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2021版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学案:专题十二古代诗歌鉴赏(5份)
2021版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学案:专题十二 课案1 读懂古代诗歌(学案) Word版含答案.doc
2021版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学案:专题十二 课案2 古代诗歌形象的鉴赏(学案) Word版含答案.doc
2021版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学案:专题十二 课案3 古代诗歌语言的鉴赏(学案) Word版含答案.doc
2021版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学案:专题十二 课案4 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学案) Word版含答案.doc
2021版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学案:专题十二 课案5 古代诗歌思想情感的鉴赏(学案) Word版含答案.doc

  课案1 读懂古代诗歌
  了解诗歌样式
  1.古代诗歌的体裁
  2.古代诗歌的题材
  理解诗歌内容
  (一)看标题,抓题眼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标题可以概括作品的重要内容(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和主旨等),可以揭示作品的背景、目的和线索,可以奠定作者的感情基调。
  《邯郸冬至夜思家》,从标题看,这是一首什么诗?标题告诉了我们哪些要素?
  解析:“邯郸”表明诗人所在地;“冬至夜”是时间;“思”说明诗人正在旅途,想念家乡和家人。
  答案:羁旅诗;地点、时间和事件、人物(隐身,但从事件中可知)。
  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
  李 白
  一为迁客②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③。
  [注]①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被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②迁客,指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诋毁,贬官长沙。③古曲有《梅花落》。
  诗歌标题暗示了哪些信息?诗歌的前两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标题中,“与”是“和”的意思,史郎中(“史”是姓,“郎中”是官职)是对朋友的称呼,“钦”是朋友的名字,“听”表明事件,“吹笛”是“听”的内容,“黄鹤楼上”表明地点。笛子在古诗中一直是悲凉的代表,作者的情感由此可见一斑。
  答案:人物、事件和地点。抒发了诗人被流放的凄凉之感和眷恋朝廷、思而不得的苦闷。
  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感弄猴人赐朱绂
  罗 隐
  十二三年就试期,五湖烟月奈相违。
  何如学取孙供奉,一笑君王便着绯。
  本诗标题是一个陈述句,能不能改成《弄猴人》?为什么 ?
  解析:“弄猴人赐朱绂”的典故:唐昭宗逃难期间,随驾的伎艺人有个耍猴的,把猴子驯养得很好,居然可以随朝站班,唐昭宗非常高兴,便赏赐猴子五品官职,身穿红袍(“赐朱绂”),并给以称号叫“孙供奉”。反观罗隐,寒窗十年,读书赴考,十试不中,依旧布衣。作者与“孙供奉”的宠遇相比,难免刺痛在心,于是写下此诗,以自嘲的方式抒发感慨,发泄愤懑。
  答案:不能。标题是诗人写诗的缘起及情感的触发点。“弄猴人”是驯养猴子的杂技艺人,以此为标题,难以表达出诗人写作的原因,而“感弄猴人赐朱绂”则表达了对这样耍杂技的人都能得到提拔,而自己辛苦攻读十年却屡试不中的愤懑之感,同时揭露抨击皇帝的昏庸荒诞。
  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惜牡丹花
  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惟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结合全诗,你能从标题中的“惜”字读出什么感情?
  ……
  课案3 古代诗歌语言的鉴赏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鉴赏诗歌的语言,就是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调动想象、联想、比较等多种方法,领悟诗歌语言的精妙。
  对诗歌语言的鉴赏主要有两个维度:一是抓住关键字词(诗眼、句眼),品词析句;二是品析语言风格。纵观近年来浙江高考诗歌语言鉴赏这一考点的命题可以看出,该知识点的命题主要有如下特点:(1)语言鉴赏类命题主要指向“品词”与“悟句”这两个层面;而鉴赏诗歌语言风格这一考点逐渐淡出简答题,而在多选题中涉及;(2)鉴赏古代诗歌语言这一考点,主要采用简答题型,有时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
  品词
  品词是指诗词中那些经过反复推敲,用得贴切、准确、生动,能传神地表现事物、情感等鲜明特征的字词,如动词、形容词和虚词(副词、连词等),此外,数词、叠词等也常有涉及。
  解答此类题应遵循“字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结合具体语境来分析。
  此类题型的解题步骤:
  步骤一:解释该词在句中的含义或用法;
  步骤二:展开联想与想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指出该词在写景状物方面的作用;
  步骤三: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指出该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用图形表示为:
  (一)动词
  动词具有凝练、形象、生动传神的特点,在写景状物、刻画人物、表情达意方面有着独特的功能。一些多义和“活用”的动词,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如“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中的“坼”与“浮”这两个动词描写就用得恰当而极有气势,生动地描写出诗人在洞庭湖上的感觉:眼前是一片无边无际的大水,好像湖东南的吴楚之地都裂开了,甚至整个乾坤都浮在水上。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问题。
  早上五盘岭①
  岑 参
  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②。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
  ……
  课案5 古代诗歌思想情感的鉴赏
  山水田园诗
  把握山水田园诗的思想内容和感情
  (1)以壮美山河、自然风光表现自然之美,表达热爱生活、自然或祖国山河的激情。
  (2)以对山水田园生活的描写,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追求闲适恬淡的隐居生活,厌恶和鄙视黑暗社会的思想感情。
  (3)对自身处境的感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抑郁之情,不被重用的失意、愤懑,受排挤、遭贬谪的无奈、抑郁与愤懑,随意自适、旷达乐观(达观)的情怀,与世无争、超脱凡俗或恬淡的情怀,孤芳自赏、高洁或孤高的情怀。
  (4)赞美春天勃勃的生机、大好的春光,流露欢欣喜悦之情,或流露诗人伤春情绪,感慨春光易逝、好花不常、人生易老等。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的问题。
  舟行青溪道中入歙
  [宋]方回
  蕨拳①欲动苕抽芽,节近清明路近家。
  五日缓行三百里,夹溪随处有桃花。
  [注] ①蕨拳:蕨芽,其端卷曲,状如小儿拳头。
  请分析三、四句表达的作者情感。
  解析:这是一首写景诗——写作者一路上的所见及所感。蕨菜开始冒芽,那是新生命开始成长;“路近家”则倍添喜悦心情。那么,情感到三四句自然流露。
  答案:一个“缓”字,说明作者荡舟慢行,为的是细细观赏三百里青溪的优美风光,表现了作者陶醉其间的喜悦之情。
  “桃花”,属典故语,不仅实写青溪之景,也暗用《桃花源记》的典故,把家乡比作世外桃源的仙境,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的问题。
  江 村
  杜 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尾联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尾联,作者情感忽转凄婉,很有杜甫咏怀诗的特色。杜甫有两句诗自道其作诗的甘苦,说是“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至后》)。此诗本是写闲适心境,但他写着写着,最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