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专题十二:古代诗歌鉴赏(6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7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0/4/29 22:11:4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17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2021版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练习:专题十二古代诗歌鉴赏(6份)
2021版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练习:专题十二 1 对点聚焦练 读懂古代诗歌 Word版含解析.doc
2021版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练习:专题十二 2 对点聚焦练 古代诗歌形象的鉴赏 Word版含解析.doc
2021版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练习:专题十二 3 对点聚焦练 古代诗歌语言的鉴赏 Word版含解析.doc
2021版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练习:专题十二 4 对点聚焦练 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 Word版含解析.doc
2021版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练习:专题十二 5 对点聚焦练 古代诗歌思想情感的鉴赏 Word版含解析.doc
2021版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练习:专题十二 6 专题限时练 古代诗歌鉴赏 Word版含解析.doc

  对点聚焦练 读懂古代诗歌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早秋夜作
  韦 庄
  翠簟初清暑半销,撇帘松韵送轻飙。
  莎庭露永琴书润,山郭月明砧杵遥。
  傍砌绿苔鸣蟋蟀,绕檐红树织蟏蛸①。
  不须更作悲秋赋,王粲辞家鬓已凋。
  [注]①蟏蛸:蜘蛛的一种,脚很长,通称蟢子。
  (1)尾联通过      的修辞手法,抒发了                。
  解析:尾联,从手法上看,作者借王粲辞家的典故,从情感上看,表达自己的怀才不遇之感,以及思乡念亲之情。
  答案:用典 自己的怀才不遇之感,以及思乡念亲之情
  (2)请说说诗歌的前三联是如何扣住“早秋”二字展开描写的。
  解析:这是一道概括诗歌的写景特征的题目,要求概括诗歌的前三联是如何扣住“早秋”二字展开描写的,注意从描写的着眼点分析,首联“暑半销”“送轻飙”从触觉的角度着眼,颔联“莎庭露”“砧杵遥”,颈联“鸣蟋蟀”“红树”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着眼,描写“早秋”。
  答案:首联通过“翠簟初清”“送轻飙”写出早秋天气给人“暑半销”的感触感受;颔联从视听两方面,写了早秋的露水和砧杵声;颈联进一步从视听角度写了蟏蛸织网和蟋蟀鸣叫的早秋之景。
  2.(2018•全国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野 歌
  李 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
  ……
  对点聚焦练 古代诗歌语言的鉴赏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早 发
  罗 邺
  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
  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
  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
  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
  (1)这首诗是如何体现“早发”之“早”的?请作简要分析。
  解析:从出题角度看,是诗词鉴赏中的“一字领全诗”的题型,这类题目解答方法是,要先总述诗中是“如何体现”的,用了什么方法、哪些意象来体现的,然后结合诗句逐一分析。从本诗的内容看,首联“灯残”表明诗人酒醒时天还没有亮,颔联“鸡唱”表明黎明时分,“独”表明由于时间尚早,路上还没有行人;颈联“白草”“微有路”写出晨霜犹在。以上这些内容都能体现“早”。
  答案:这首诗借助了典型的意象来体现“早”。首联“灯残”表明天尚未明,但诗人已经携剑登程;颔联“鸡唱”表明天刚黎明时分,“独”表明因为时间尚早,路上还没有行人;颈联“白草”“微有路”写出晨霜犹在,草呈白色,光线尚暗,道路还看不分明;时间较早,气温低,“浊河”也因天寒而“冻无声”。
  ★(2)请赏析“独向长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达效果。
  解析:从出题的角度看,考查的是鉴赏诗歌的语言中的“炼字”,作答本题,既要指出该字含义、所用手法,还要注意分析其在句中以及全诗中的表达效果及作用。
  答案:“背”是背着,也就是方向相反。诗人独自一人朝着与返乡的大雁相反的方向前行,用返乡的雁反衬出客居边塞的诗人孤独寂寞的飘泊之感和浓重的思乡之情。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
  ……
  专题限时练 古代诗歌鉴赏
  (时间:45分钟 分值:64分)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
  陆 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幅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
  B.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
  C.诗人把书法创作中的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不可挡。
  D.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的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
  解析:D 诗意是说,以端溪出产的砚台磨墨,在烛光的照耀下,下笔纵横如飞。
  (2)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诗歌意象的作用。“酒”是诗歌中重要物象(但不是抒情意象),要准确解读就必须读懂原句“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和“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这两联包含作者书法创作之前借酒壮势,趁酒浓意的心境,也包含作品完成后作者志得意满的踌躇。
  答案:第一个“酒”出现在作书之前,诗人把它比喻成战场上的旗鼓,起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