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同步测试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九年级下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6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0/4/26 18:28:5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390个字。

  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完成1~3题。
  狡默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__A__,数学使人__B__,科学使人__C__,伦理学使人__D__,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辨:__E__
  1.改正加点词中书写有误的字,并将它们依次工整地书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

  2.从下列选项中给文中A、B、C、D四处选填合适的词语。
  选项:①周密 ②庄重 ③灵秀 ④深刻
  我会选:A.③   B.①
  C.④D.②
  3.根据语境,下列句子填在文中E处最合适的一项是( B )
  A.凡有所学,定成性格。  B.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C.凡有所学,能不成性格? D.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哉?
  4.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B )
  A.“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这种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B.中学生读书,须对意蕴深刻的内容推敲细思。不求甚解、囫囵吞枣的态度是断不可取的。
  C.我们不要为一棵树木而放弃了整片森林,为一朵鲜花而放弃了整个春天。读书也是这样,不要处处死抠字句,有时不求甚解,反而收获颇丰。
  D.有些书是你人生的导师,必须精读;有些书是你人生的伴侣,必须随身;有些书则是你人生中的过客,只须匆匆一瞥,不求甚解、粗观其貌即可。
  5.指出下列各句的论证方法。
  (1)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比喻论证)
  (2)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中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道理论证或引用论证)
  (3)列宁就曾经多次批评普列汉诺夫,说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而实际上对马克思的著作却做了许多曲解。(举例论证)
  6.(2019•湖北十堰中考,有改动)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B )
  读书人的高贵气质是由连绵不断的阅读潜移默化养就的。有些人,就造物主创造的毛坯而言,   是没有魅力的,    是有缺陷不完美的。然而,读书生涯使他们由内到外获得了新生。    还是从前的身材与面孔,却有了一种比身材、面孔高贵得多的叫“气质”的东西。
  A.也许 甚至 当然    B.也许 甚至 虽然
  C.因为 所以 即使 D.因为 所以 虽然

  7.为纪念即将到来的“世界读书日”,学校开展以“走进图书馆,阅读经典书”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假如你是其中一员,请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下面是学校阅览室流程示意图,请用一段简明的文字转述这个流程图。要求内容完整,语言连贯,不超过60字。
  []
  (示例)读者入馆阅读书刊,阅毕后将书归还原处方可离馆;若需复印,须办理借印登记,印后办理归还手续,之后才可离馆。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