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应用类语言表达题型解析练
- 资源简介:
约20580字。
高考语文复习【应用类语言表达题型】解析练
一、要点梳理
(一)语言表达连贯题
语言表达的“连贯”就是语言的表达要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联系,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这类考题主要是考查思维的条理性,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判断能力。
1.题型分类
(1)句子排序
目的是通过语段结构关系的客观规定性考查考生语言理解能力、语言组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同时考查考生的思维判断能力。
语段内部的句子排列次序是句子根据语意的需要进行的正确组合,这种组合具有不可随意更改的逻辑性,所以句序安排也有一定的规律:或以空间先后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或以时间先后为序;或以事物发展前后为序;或以人们的认识规律为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或以主次轻重为序。
(2)语句衔接(语句复位)
能较好地测试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的条理性、语言表达连贯性。是高考试题常采用的题型。句子复位主要有二种类型:一是“定位选句”,即句子的位置已确定,要求选择合适的句子,这种类型是近几年高考考查的主要类型。二是“定句选位”,即句子内容确定,要求从文章、段落中找出合适的位置复位。
“连贯”主要指文句衔接问题。
2.“连贯”的原则
要做到句子之间连贯,需要达到如下的7个一致:
(1)保持话题的一致
即陈述主体在性质上是同一的,任何一组句子都有一个确定的中心话题,或者叙述一个事件,或者说明一个事物,或者阐明一个观点,或者表达某种感情。衔接的语句和上下文之间要保持话题一致。
话题一致是保持语言连贯的基本要求。一个长句或句群只有话题和陈述的角度一致,中心才会明确,语意才能贯通。如果中间转换了话题或陈述对象(主语),势必会影响到语意的连贯。
例如:在文中横线上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金沙江大峡谷旁有一座远近闻名的纳西古城。________,是纳西人最原始的聚居地。我们步行了一个多小时,古城出现在前面。________,上面镌刻着“宝山石头城”五个大字。
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衔接和连贯的能力。答题时先整体把握语段的表述主体与中心,再注意上下句关键词语的提示和照应作用,还要注意句与句之间潜在的逻辑关系以及标点符号的暗示信息。由语段可知,处后一句主语应承前省略,而宾语为“聚居地”,所以处语句的主语应为“古城”,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