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咏物类诗歌鉴赏题复习案
- 资源简介:
约5560字。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案《咏物类诗歌鉴赏题】
学习目标:
1、了解咏物类诗歌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2、掌握鉴赏咏物类诗歌的步骤和常用方法。
一、高考真题感知
阅读下面这首散曲,然后回答问题(咏物诗)
商调•黄莺儿
赠燕
[清]张漸
花落意难堪,向泥中,着意衔,携归画栋修花口。珠帘半城,乌衣半掺,最难消王謝堂前憾。语呢喃,千般诉说,只有老僧谙。
[注]花口:指初开的花。因花开时如口张状,故称。
(1)作着描写燕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3分)
(2)散曲中 的燕子为何不衔泥而衔花?作者这样写抒发了怎样的情?(4分)
参考答案
(1)拟人,用典,虚实结合。
(2)怜惜花朵零落,衔花去修补彩绘的房梁上彩绘的花朵。抒发了惜花伤春、痛惜衰败的感情。
【小结】
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这就产生了咏物类诗歌。
“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刘熙载《艺概》
“体物肖形,传神写意”“不沾不脱,不即不离”
二、咏物诗特点:
内容: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一特征着力描摹。
思想: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或思想感情。
手法:托物言志,借物喻人,比喻、象征、衬托、对比、拟人。
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
物:动植物、物品
景:自然风景
志: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
情:热爱、憎恨、赞美、快乐、悲伤等
三、提问方式
(1)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形象?(特点、品行)
(2)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了怎样的形象?突出了哪些特征?
【例】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
野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 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政:通“正”。
(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分)
[答案]
(1)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2)孤芳自赏、率性自然、超凡脱俗(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