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之徙于南冥》课时作业
- 资源简介:
- 约3760字。 - 第五单元 二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句子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①而后乃今培风 ②小知不及大知 ③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④此小大之辩也 ⑤而征一国者 ⑥而御六气之辩
 A.①②④⑥ B.①③⑤⑥
 C.②④⑤ D.②④⑤⑥
 【答案】B(①“培”通“凭”。②“知”通“智”。④“辩”通“辨”。⑤“而”通“能”。⑥“辩”通“变”)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去以六月息者也
 A.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B.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
 C.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D.奚以知其然也
 【答案】D(A.介词,用。B.介词,把。C.目的连词,译作“来”。例句与D项均为介词,“凭”)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而后乃今将图南
 B.不过数仞而下
 C.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D.顺流而东也
 【答案】C(C.“致”为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到来。A、B、D三项均为名词作动词,分别解释为:向南飞、落下来、向东流)
 4.从句式的角度分析,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A.翱翔蓬蒿之间
 B.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C.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D.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答案】D[A.状语后置句,应为“(于)蓬蒿之间翱翔”。B.状语后置句,应为“于斗牛之间徘徊”。C.状语后置句,应为“于南亩之农夫多”。D.宾语前置句]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B.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C.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D.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答案】D(A.古今义都指充满肚子。B.古今义都指草野。C.古今义都指人之常情。D.古义:四季;今义:春天和秋天)
 二、课内阅读
 阅读“故夫知效一官”至“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完成6~9题。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知效一官 效:效仿
 B.行比一乡 比:适合
 C.而征一国 征:取信
 D.以游无穷 游:遨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