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江浦高级中学高三年级校内二模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1题,约17670字。
江浦高级中学高三年级校内二模考试
语文Ⅰ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文人士大夫的生活始终如一,与富贵不沾边,真所谓________。他们________的是那个精彩绝伦的审美世界,寻求的是无穷无尽的人生乐趣。如果没有这种乐趣的支撑,或许他们的艺术生命早就走到了尽头。所以,赏玩与其说是玩物,毋宁说是赏玩者自己的人格________的内在激励和无限寄托。
A. 富贵于我如浮云 沉浸 兴趣
B. 富贵不能淫 沉浸 兴趣
C. 富贵于我如浮云 沉湎 志趣
D. 富贵不能淫 沉湎 志趣
【分析】本题考查词义辨析,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能根据语境正确使用和正确选用,其中不仅有词语使用是否正确的问题,还有是否使用得好的问题。考查内容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实词的使用与辨析;虚词的使用与辨析;熟语的使用与辨析。词义辨析的基本原则是同中求异,需要了解词语的意义,并能够结合语境辨别。
【解答】富贵不能淫:不为金钱、地位而心志迷惑、错乱。富贵于我如浮云:看待富贵荣华有如浮云一样淡薄。根据语境“士大夫的生活始终如一”“与富贵不沾边”,此处所说的是士大夫的生活态度,因此应用“富贵于我如浮云”。沉湎:沉溺,耽于。比喻潜心于某事物或处于某种境界或思维活动中,深深迷恋着,无法自拔。沉浸:浸入水中,多比喻人处于某种气氛或思想活动中。此处是说迷恋于“精彩绝伦的审美世界”,因此应用“沉湎”。志趣:行动或意志的趋向;志向和兴趣。兴趣:喜好的情绪。根据语境“赏玩者自己的人格”,应用“志趣”。
故选:C。
【点评】辨析词义可以从词的意义方面来辨析:词义的侧重点不同、词义涵盖的范围大小不同、词义的轻重不同;可以从色彩方面来辨析,分清词的褒、贬、中的感情色彩;可以从语法规定辨析;可以从使用对象进行辨析;可以从前后照应方面进行辨析。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传统不是凝固的沉淀物,而是松散的相对稳定的结构, , 。 , , , 。但更新不是废弃自我主体,而是在旧传统中增加了新养分和新资源。
①固有的传统会有增减直至发生变异
②经过相遇相熟到彼此吸收融合的过程
③承载着历史的惰性而又不随时俗俯仰
④此时传统更新的历史时刻就来到了
⑤但当异质文化之水悄然进入这条河流的时候
⑥是它天然生就的品格
A.③④②⑥⑤① B. ⑤⑥④②③①
C.⑤①②③⑥④ D. ③⑥⑤②①④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E。
解答时,首先通读文段,把握文意,分析语境,判断空格处内容与前后文的衔接;然后分析选项所给句子,辨明其间的逻辑关系;解答过程中还要抓住关联词等关键性词语分析判断语句的衔接。
【解答】文句阐明:传统会更新,但更新不是废弃自我主体,而是在旧传统中增加了新养分和新资源。
③的“惰性”“不随时俗俯仰”衔接前文的“相对稳定的结构”,③又是⑥所讲“天然生就的品格”;⑤中的“但”表示转折,领起另一层意思,①是⑤②的结果,④中“传统更新”照应①中的“发生变异”,且和横线后的“更新”联系紧密;据此可排除A、B、C三项。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要根据上下文,通过语意的把握和关键词语的分析,把握语句间的前后联系与衔接。分析语句,辨明句间的关系,排列句序
3. 将下面的五句诗删去一句,再将余下的排序组成七绝,顺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绿阴冉冉遍天涯 ②青草池塘独听蛙 ③秋庭暮雨类轻埃 ④林莺啼到无声处 ⑤门外无人问落花
A. ⑤①④② B. ⑤③②①
C. ③②④⑤ D. ①②⑤④
【分析】解答本题,可从绝句的押韵入手,再根据诗句内容判断诗句的排列顺序,可用排除法.当然古诗歌的积累有助于排序.
【解答】既是绝句,一般一、二、四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判断出第三句为③或④,排除CD;根据诗句内容,①⑤是“植物”,②④为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