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作文关键字预测——“停”
- 资源简介:
约4040字。
2020年高考作文关键字预测——“停”
(一)作文模拟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材料一:我们不计代价停工停产停学停运,是为了早日过上正常生活。
材料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材料三:水若停滞即失其纯洁,倘若我停着不动,我便“生锈”。
材料四:停运不停爱,停课不停学。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触?请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OO 字的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要脱离材料范文和含义。
(二)题目解析
在新冠疫情告急的巨大危机下,2020年初始,全国上下都经受着巨大的考验。为了更好地防止疫情扩散,在武汉封城之外,全国各地也都进入了严防严控的状态,原定一个星期的春节假期,被延长了一个月乃至更长,除少数必要行业以外,整个社会都进入停工停产停学停运的状态,整个社会仿佛陷入了某种停滞之中。这道材料作文题,就是基于这样的社会生活背景。
这是一道多则材料作文题。材料中包涵4则小材料,四则材料或从正面、或从反面,对“停”字进行剖析。材料中既有“停工停产停运停学”这样的现实社会热点,又有富有哲思的议论句,还有来自于传统典籍中的句子,在选材上做到了立足现实生活,又观照传统文化。
相对于单则材料,多则材料更注重考查对材料的分析、综合能力。基本的审题思路则是求异同法。求异即分析差别,求同即在综合考虑中,寻找共同点。
审题立意第一步:阅读材料,分析每则材料内涵
材料一:这是网友在疫情严格防控期间的评论,揭示了停工停课停学停运措施的意义。停止一些事情,是为了更好的完成更重要的另一些事情。对于这则材料的审视,一定要主要,不能只盯着抗疫一件事情看,而应该探究它的内在含义,联系人生与社会进行思考和延伸。否则就容易陷入狭隘僵化之中。
材料二:这是唐代诗人杜牧《山行》一诗中的句子,傍晚时分,行路的人却停下来,因为路边是秋天美丽的红叶,这句诗歌虽是说个人赏景,却带有哲思的意味,告诉我们:美丽的风景值得我们驻足;有时候,停下脚步能让我们看见美丽的风景。
材料三:这是一句谚语。由水到人,用富有哲理的语言解释了“停”的坏处——让事与人僵化退步。
材料四:这是某地在疫情期间的一则标语,表面上看只是对大众的号召,其实也是站在具体措施的角度,从内与外两个方面阐述了“停”与“不停”的辩证关系——外在的表现形式或方法可以停滞,但是内在的精神动力和追求不能或不会丧失,要善于发挥主观能动性克服外在的不利条件,突破停滞的状态。而从标语的内容来看,则可以看出“停”中有责,不停有爱这一立意。
审题立意第二步:找到材料的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