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高三第三次在线大联考(新课标I卷)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2600字。
2020年3月高三第三次在线大联考(新课标I卷)
语 文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守望自己的那片麦田
——都市民谣的时代气息和艺术魅力
民谣已然成为乐坛清流。最近,赵雷的都市民谣《成都》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共鸣。此前,李昊瀚的《一定赶来》诉说游子回家团圆的思念,传递出温暖人心的力量。《天真热》曲调诙谐幽默,充满西安风情。
民谣在我国的历史很长。民间音乐本身就是歌谣体,如脍炙人口的《四季歌》就是民谣。流行音乐兴起之后,人们听的民谣主要是美国的乡村民谣。美国的乡村民谣是站在城里讲乡下,有一种怀乡的情绪。和美国乡村民谣不一样,我国的民谣没有对乡村生活的向往,讲的都是自己身边尤其是都市的生活,《成都》就是这样的歌曲。
“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当代的民谣也有同样的功能,比如《常回家看看》,加深了人们对空巢老人的关注。
都市民谣多以北京、深圳、南京等为吟唱对象,简单纯粹、形式不拘,呈现出清新自由、幽默诙谐、敏感细腻、深情内敛的创作特色。这些民谣对都市的认知与想象,连同对故乡的回忆与热爱一起,勾勒出一幅中国当代青年不断回归精神家园的生动图景。
民谣为什么能够引起人们的广泛共鸣?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陈乾认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万事求快、信息爆炸的‘智能时代’,民谣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时间的感觉”。无论是都市的“异乡客”,还是精致的“文艺派”,越来越多的民谣创作人正在将鲜活的音乐能量带到他们所吟唱的城市之中。“都市民谣具有真诚、朴素与日常的姿态,它们是一幅幅自由、蓬勃的都市剪影。”
民谣的进一步发展,离不开音乐产业链的升级。业内人士认为,我国民谣的艺术含金量还不够高,艺术技巧不够好。《人民音乐》主编、中国音协流行音乐学会常务副主席金兆钧认为,我国需要提高音乐的基础教育水平,加强流行音乐教育;要从教育、制作、营销等方面,整体提高民谣的水平。“中国第一代摇滚歌手就很有能量,因为他们大多受过专业的训练。基本音乐素养的提高,对于民谣水平的提升十分重要。”金兆钧说。
在都市民谣创作中,有一批艺术追求坚定、不被市场牵着走的歌手,他们以自己熟悉的生活为基础进行创作,在汹涌的商业大潮中坚守艺术的情怀。金兆钧认为,好的民谣歌手一直有,但是成为大众熟知的热门歌手需要有好的契机,其作品必须触及人们内心深处。“这需要民谣歌手沉下心来扎实创作,只有真正打动人心、不浮躁的作品才能流传下去。”金兆钧说,同时,“我们应该为民谣创作提供更好的土壤,引导民谣创作者在自我表达的同时,走出小我,融入国家和时代,以人民为中心进行创作,不断更新表达,在思想上、艺术上不断突破。”
(摘编自《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成都》为代表的民谣,讲述都市生活,充满着地域风情,成为乐坛清流。
B.美国的乡村民谣有一种怀乡的情怀,而中国的民谣则是纯粹地讲身边的都市。
C.中国民谣多采用不拘的形式,勾勒出中国当代青年不断回归精神家园的图景。
D.民谣能够引起共鸣,是因为其真诚、朴素、日常的姿态,给人时间感和音乐能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的正标题用比喻的手法点明文章的主旨,副标题则点明文章的主要内容。
B.文中采用事实论证、对比论证和引用论证等方式从不同的角度论证自己的观点。
C.文中多次提到《成都》,因为它代表了都市民谣的最高水平,以其为据有说服力。
D.文章既阐述了民谣的现状、历史和艺术成就,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民谣历史悠久,曾有“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的功能,当代民谣继承了这一传统。
B.从教育、制作、营销等方面对音乐产业链进行升级,就能大幅度地提高民谣的水平。
C.想要用民谣作品打动人心,民谣歌手就要坚守艺术的情怀,以人民为中心进行创作。
D.要想成为一名热门的民谣歌手,需要在思想上和艺术上不断地突破,也需要好的契机。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2分)
材料一:
上映16天后,《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便已突破33亿元,猫眼对该片最终票房的预测,也达到了47.5亿元,这部国产动画片的成绩,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可以称为“奇迹”。
国产片突围并制造“奇迹”的两个原因,一是要原创不要跟风,二是要有恒心、耐力,拿出足够优质的作品,类似的例子有许多,比如《战狼2》《流浪地球》《我不是药神》《大圣归来》等高票房电影,无不符合这两个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