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北干初级中学2019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5小题,约6440字。
2019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卷
命题学校:北干初中 命题人:吴建芳 审核人:来晓峰
一、积累运用(20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秋,是一个充满xiá 思的季节。白天,酝酿了一夏的红枫,铺就了火红的舞台,为南去的大雁送上了热烈的祝福;晚上,萤火虫掌起了一盏盏小灯,照亮了静mì 的原野;巨型柳杉伸展腰肢,毫不吝啬地成为黑麂们最完美的庇护所;即便是咄咄逼人的猎鹰,也停止了工作,专注地立于树梢倾听。
◆时下各种部门招pìn 人员,不仅要求高学历,更会关注其团队凝聚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称职的管理者遇事冷静,不随声附和,即便有骇人听闻的事情发生,也处惊不乱。要求如此苛刻,还是有很多年轻人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期待。
1.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3分)
(1) xiá 思 (2) 静________mì (3) 招 pìn
2.给语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分)
(1) 庇_______(A.bì B.pì) (2) 给_______(A.gěi B.jǐ )
3.下列对语段中划线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酝酿”这里指枫叶渐红的准备过程。
B.“咄咄逼人”是指言语或神态中有一种威胁逼人的气势。
C.“随声附和”这里指自己没有主见,人家说什么,也跟着说什么。
D.“骇人听闻”这里指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
4.古诗文名句填空。 (5分)
诗中有美景,欧阳修寥寥数语,以“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① ”呈现了琅琊山早晚的景色变化。诗中有诗人对亲友深深的思念,李白离开故乡外出闯荡,仰望峨眉山月,低吟“夜发清溪向三峡, ② ”;温庭筠亦以“ ③ ,凫雁满回塘”抒发其无法抑止的思乡愁绪。诗中更有古代文豪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刘禹锡因支持变法屡遭贬谪,仍高唱“晴空一鹤排云上, ④ ”;李白虽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但并未因此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长风破浪会有时, ⑤ ”一直激励后人砥砺前行。
5.下列各句中,所引古诗文名句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3分)
A. 随着各路高精尖新国际企业的撤离,这个城市正陷入了工厂关闭、工人下岗的浪潮之中,正如“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描述的,前景一片暗淡。
B. 真正的潇洒,应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顺境时不放纵恣肆,逆境时不颓唐低靡的豁达超然,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
C. 面对美国政府对华为企业各种无耻的禁令,任正非拿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气概,毫无畏惧地展开了反击。
D.“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虽然你远渡重洋留学,天各一方,但作为好友,将永远记挂着你,心与你相随。
6.根据下图介绍的内容,从汉字的造字方法推测“孝”字的本意。(2分)
甲骨文 = (“老”,长发长者)+ (子,后代)。老人在上, 小子在下,表示儿孙搀扶老人。
“孝”字的本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台湾诗人郑愁予的《乡愁》这首诗,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具体的实物,托物寄意,表达作者渴望与亲人团聚,渴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B. 古代文体“记”以记事为主,如《小石潭记》;“说”则多就事、物、现象抒发感想,常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如《爱莲说》。
C. 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家乡;“长河落日圆”中的“河”指黄河;“晋太元中”的“太元”是年号;《范文正公集》中的“文正”是谥号。
D. 谈吐可显儒雅之风。问候别人的父亲时,可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