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同步测试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九年级下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0/3/17 23:39:2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7270个字。

  《课外古诗词诵读》同步测试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下面对词的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在人生道路上履险如夷,泰然自若,任天而动的词人形象。
  B.词的下片的前三句既点明了时间,又描绘了雨后清新的风光。
  C.这首词借助一件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来抒写词人此时独特的人生体验与处世态度。
  D.这首词上下两片都是从写景到抒情,作者的感受,襟怀,见解和个性,都是紧密联系途中遇雨这件生活小事形象地体现出来的。
  2.上片连续用了“莫听”“何妨”“谁怕”“任”等词语,表达了词人什么感情?
  3.“山头斜照却相迎”句中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试简析其表达效果。
  4.下片末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词人借此要表达怎样的人生感悟?又能够体现出词人怎样的性格特征?。
  5.这首词写苏轼在路途中遇到下雨的事情,但他却从这芝麻大的小事中想到了人生,从而写到自己的处事态度,这叫什么写法?试作分析。
  【答案】
  1.D
  2.写出了词人面对自然风雨时的从容心态,也写出了他面对人生风雨时的旷达和乐观。进而言之,这便是面对苦难时一种可贵的超脱精神。
  3.拟人。把斜阳当作人来写,表现了词人经历风雨之后,感受到斜阳给他带来的雨后无限喜悦之情。
  4.感悟:自然界如此,人生亦如此。一切的风雨都会过去,经过暴风骤雨的洗礼,得到的常常是轻松与平静。性格:表现出了词人旷达,开朗,积极乐观的性格。
  5.以小见大。词中记叙的只是出游时途中遇雨的一件小事,但从中却表达了作者洒脱,放达的人生态度。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