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应对》说课稿
- 资源简介:
约2540个字。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口语交际应对》说课稿
一、依据课标说教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实施建议”中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广义的应对包括聊天、问答、讨论等中的回应,即只要不是单向的自我表达,都可以看作应对;狭义的应对则指面对别人的调侃、质疑、诘问、挑衅时随机应变的话语能力,也就是如何在对话中灵活巧妙地维护尊严、消除矛盾、化解尴尬或活跃气氛等的口头表达。
学习应对,做好应对,需要把握几项原则:
第一、需要为人有则。懂得维护公理,坚守自尊,善待他人,才能在应对中做到有礼有节,不卑不亢。
第二、需要善于倾听。“应”要有针对性,就必须从对方的语气、语调等中弄懂意思,特别是要听懂对方的言下之意,分辨对方的态度与情感,否则“应”了也不“对(正确)”。
第三、需要快速思维。当意想不到的言语传进耳朵时,头脑中需要迅速判断对方的意思,明确应对方向,选择应对的材料和方法,组织语言表达,而这一切思维活动都必须在瞬间完成。
第四、需要广泛阅读。多阅读能帮助自己丰富词汇量,而用词的准确和巧妙,恰恰是灵活应对的关键。多读一些应对的案例,还可以汲取并积累应对经验,帮助自己在意外的言语环境中迅速找到应对策略。
二、以学定教说策略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与对学情的了解,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引导学生通过实例了解应对的种类和特点,提高对应对的认识。
2.指导学生通过具体实践学习并掌握应对的基本策略和常用方法,增强应对能力。
为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我拟定三条教学策略:
一是讲评故事策略。在教学过程中,以讲应对故事为载体,老师讲故事例说,学生讲故事学说,讲经典案例故事,讲生活情境故事,用故事来激发学生学习应对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了解应对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