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千古文章意为高——准确审题、正确立意
- 资源简介:
约7670字。
——准确审题、正确立意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最后的常春藤叶》中的最后一片叶子,是老贝尔曼以生命为代价打造的杰作;《示儿》是陆游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陈一冰在伦敦奥运会的谢幕之战中表现出的超凡气度将自己运动员生涯的最后时刻演绎得如此精彩。
生活中有许多美丽往往直到最后才为我们所发现,你的心中一定留存着许多这样的美丽,对此你一定有着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认识。
请结合上述材料,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角度自选,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指津】这是一个材料作文,材料中反复提到“美丽”二字,可见“美丽”是其核心内容。从所举的例子中,我们不难发现其中有些说法虽然不同,但表达的意思却极为相似,如“最后”“临终”“谢幕”等,都可以概括为“最后”。然后将“最后”和“美丽”两个关键词联系起来,就成为材料的核心立意了。考生会很容易抓住“最后”二字做文章,因为“最后”的含义较宽泛:它可以是生命的最后时期,可以是人生中某一个坚持到最后的发展阶段,也可以是某一项活动的最后时刻,还可以是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最后的风景……但“美丽”就需要考生用心体会了,因为“美丽”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考生需要以具体的情节或者关键的事例体现出“美丽”,要有令人信服的理由打动人心。“美丽”可以是个人的人格之美、精神之美、道德之美,可以是社会上积极向上的风貌,也可以是社会公德和个人价值的光辉。
美丽的最后
铅灰色的雾霾像一把铁锁,牢牢锁住了整个城市。我裹着厚厚的围巾,在冷风中穿梭。①
“千万不要又是最后啊……”我心里暗自着急,默默地踩着踏板,不时抬起手臂瞥一眼手表。就在自行车快被我蹬得嘎吱作响时,我发现周围的人流变得厚重,移动速度越来越慢,我只好停下来,伸长脖子张望着,“天哪,不会又堵车了吧?”
果不其然,前面的几辆车气势汹汹地对峙着,谁也不让谁,道路已经被车流截断了,我只能随着别人往前挪。我无奈地扯下围巾,看着毫不留情地转动着的指针叹了口气,“完了,肯定是最后,又要挨老师的罚站了……”我的手不耐烦地敲打着车把手,头上沁出了汗水。
渐渐地,我发现与快行时的强风不同,此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