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书馆》学案
- 资源简介:
约7700字。
上图书馆
【学习目标】
1.找出文中运用的细节描写,分析其作用。
2.了解作者不同阶段上图书馆的精力,明确图书馆对其成长的重要作用。
3.领会作者的观点态度,品味真正的图书馆之乐,思考自己的读书生活。
【学习重难点】
学习本课的论证结构,理清并学习论述类文章清晰的论证思路。
学习并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读书的重要性。
【学习过程】
(一)助读链接
一、作者简介
翻译家和诗人王佐良
王佐良,1916年2月12日生,诗人、翻译家、教授、英国文学研究专家,浙江上虞人。1929年至1934年,在武昌文华中学读书。1939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外语系(原清华大学外语系),留校任教,1947年赴英国牛津大学攻读英国文学研究生。1949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外国语学院教授、英语系主任、副院长。1995年1月19日于北京去世。专于英国文学的研究。
主要作品 著有《英国十七世纪剧作家韦勃斯特的文学声誉》(英文)、《英国文学论文集》,译有〔英〕《彭斯诗选》,中译英《雷雨》(曹禺著)
二、相关知识
1.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又译做西蒙•波娃,法国著名存在主义作家,女权运动的创始人之一,让•保罗•萨特的终身伴侣,二十世纪法国最有影响的女性之一。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1929年通过考试,和萨特同时获得哲学教师资格,并从此成为萨特的从未履行结婚手续的事实上的终身伴侣。19岁时,她发表了一项个人“独立宣言”,宣称“我绝不让我的生命屈从于他人的意志”。波娃头脑明晰,意志坚强,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强烈的好奇心。
2.《金银岛》是英国作家斯蒂文森所有作品中流传最广的代表作,其故事情节起源于作者所画的一幅地图。小说描写了敢作敢为、机智活泼的少年吉姆•霍金斯发现寻宝图的过程以及他如何智斗海盗,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宝藏,胜利而归的惊险故事。《金银岛》曾被译成各国文字在世界上广泛流传,并多次被搬上 银幕。
3.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年),生于希腊雅典,双亲皆来自重要的贵族家族。他自幼受到良好教育,后受教于苏格拉底。他曾游学外地,约公元前387年回到雅典创办一所高等学院,此学院一